在高淳区阳江镇狮树村一座闲置仓储房的“新生”,正为这座传统村落注入产业活力。狮树村通过盘活低效资产、引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样本。
从“单打独斗”到“规模突围”
狮树村水产养殖历史悠久,1200亩河道、4000多亩蟹塘两种养殖模式形成较大规模,但分散经营导致成本高企、效益低迷。与此同时,村集体虽利用闲置土地建成门面房发展物业经济,但因区位劣势陷入“零售为主、效益平平”的瓶颈。
守着资源却吃不上“产业饭”,是狮树村多年的痛点。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在上级96万元帮扶资金与30万元自筹资金的支持下,狮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启动渔需物资临时仓储房建设,以“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开启闲置资产盘活新道路。
从“等客上门”到“龙头引领”
仓储房建成后,狮树村通过多轮对接,将目光锁定本地螃蟹深加工龙头企业南京惠诺食品有限公司。企业不仅引入3家水产品销售单位,更带来醉蟹、蟹黄等深加工技术,配套直播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2024年数据显示,3家入驻单位年采购鲜蟹超1500万元,带动本地用工160万元,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
“过去卖蟹靠‘等客上门’,现在通过企业订单和直播,蟹农足不出户就能对接全国市场。”狮树村党总支书记吴春龙讲道。更深远的是,企业带来的储存技术、冷链物流与品牌运营经验,让村民第一次触摸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价值。
从“筑巢引凤”到“产业跃迁”
首期合作成功后,狮树村乘势而上。在上级部门协调下,与南京惠诺食品有限公司启动二期仓储分拣中心建设,总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超25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消化本地螃蟹500吨,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形成集养殖技术指导、深加工、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区域性螃蟹集散中心。
“村民不用再跑外地市场,家门口就能卖蟹、学技术、找活干。”项目负责人介绍,分拣中心还将配套冷库、分拣设备与质量检测系统,确保产品标准化输出。闲置资产的盘活,不仅是空间的再利用,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与产业生态的重塑。
从沉睡仓储到致富引擎,狮树村的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当政府帮扶、市场力量与村民智慧深度融合,一座传统村落正以产业升级为笔,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姜瑶 张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