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山社区:以文化为桥构建社区治理新范式
2025-08-27 10: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8月,栖霞街道阅山社区党建引领联合社区教育中心、妇联、残协、关工委等部门,每周三以“悦享暑假”非遗体验暑期班为载体,为辖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每一周一次,持续六周的文化盛宴。

文化深耕:暑期课堂盘活传承。活动构建“课程设计+实践体验+成果展示”三位一体传承模式:每节课前设置15分钟文化讲解,通过图文、实物展示非遗历史;50分钟实操环节采用“观察-模仿-创作”三阶教学法,将剪纸镂空、扎染绞缬、青花纹样等技艺转化为可操作的创作步骤;末尾20分钟作品分享则鼓励青少年阐述创作理念,形成“技艺学习+创意表达+文化理解”的闭环。从剪纸的对称之美到泥塑的立体造型,从竹编的挑压技法到衍纸的卷曲拼贴,六类课程系统覆盖非遗技艺的多元形态,让传统工艺在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生。

治理创新:文化赋能社区建设。社区以非遗活动为支点,探索出“需求调研+课程定制+文化渗透”的治理新路径。通过“板凳话家常”调研居民需求,定制非遗课程带动居民参与,打造非遗工坊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情感纽带。文化活动不仅让拆迁居民从“过渡心态”转向“归属认同”,更通过青少年共同创作、互相展示构建起跨村籍、跨年龄的互动网络。让孩子们用笑容装点社区长廊、用文化传递邻里温情,让文化活动成为重构“社群共同体”的催化剂。

社区共融:非遗体验打破壁垒。作为红枫保障房片区新建社区,阅山社区面临“村村壁垒”“常租混杂”的治理挑战。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通过“万家走访”摸排人口结构,将儿童课外教育作为突破口,最终打造出“悦享暑假”特色活动。活动不仅吸引青少年参与,更通过“引导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协同效应,让不同村籍、年龄的居民以“非遗”为社交货币,在作品创作、邻里互动中打破隔阂,将传统技艺转化为社区凝聚的纽带。

此次“悦享暑假”非遗体验班,以社区教育为支点,撬动了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双重命题。当非遗课堂成为打破“村村壁垒”的突破口,当青少年创意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阅山社区用实践证明: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当下的纽带与未来的种子。下一步,社区计划继续深化文化赋能机制,让更多人群参与社区治理,让非遗之光持续照亮“安家”更“安心”的社群共同体。(张沛鑫)

标签:
责编:赵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