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建筑,是棵“会呼吸的树”
2021-03-05 09:3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记者 何钢 汤姣姣  
1
听新闻

零能耗游客中心营造生态和绿色概念。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摄

供游客体验的动感单车接上电源线,就能发电储存;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是一座光伏发电屋;垂直绿化除了隔温还能吸附二氧化碳……眼下的傅家边正是草莓采摘和赏梅的好时节,在游人如织的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内,坐落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凹村。村口的一座瓦房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这就是刚刚完成改造的零能耗游客服务中心。从外观上看,它与村中民宅并无二致,但这里却是南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破冰”之作。

溧水区城建局综合计划科科长袁琨昨天向记者揭开了这座建筑的奥秘。

这原本是一幢民房,面积不到100平方米,改造中更换了屋顶光伏瓦、节能灯、保温层,设置垂直绿化,达到节能效果。“这座光伏建筑平均每年可发电17344千瓦时,而节能改造后其每年只需耗电5496.72千瓦时,建筑产能高于建筑用能,多余电量可调配使用,是名副其实的零能耗建筑。”袁琨表示,除了光伏发电,游客中心里能发电储电的动感单车、吸附二氧化碳的垂直绿化、热回收新风系统,都将为建筑提供低效的能耗、良好的空气和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据悉,继游客中心之后,山凹村还将通过民宿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打造“零能耗民宿村”。

记者从溧水区城乡建设局了解到,该区正在酝酿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先行试点工作方案。目前在山凹村、生态智慧未来城人才租赁房等重点板块做试点,逐步在全区推广,为全省城乡建设“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破冰探路。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让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最主要是减少煤炭使用。而碳中和,则是让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接近零排放。

江苏已经明确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必须走在全省前列。南京市建委科研处副处长刘阳表示,市建委正在积极协助溧水做好“双碳”先行工作,申报省级试点示范。近年来,南京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去年各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均达到100%,江北新区核心区内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总体目标,南部新城全域范围努力实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100%全覆盖。作为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试点,南京已超额完成24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通过绿色建筑打造,南京2020年全年累计节约标煤36.76万吨,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

南京还是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使用了江水源热泵能源站供能,河西3个能源站也投入使用。清洁能源的推广,让建筑成了“会呼吸的树”。2021年起,南京新建居住建筑都将按照江苏省更高的节能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多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将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列入绿建示范项目申报范围,产生更多近零碳、零能耗建筑,以期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标签:能耗;南京;绿色建筑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