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11118332108748633.png)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全省上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章的基层实践,激发基层管理工作的创新活力,提高基层干部创造性落实的能力,即日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将联合推出“号角声声催奋进 基层干部谈‘落实’”特别策划。
策划将聚集全省各市县区党政干部、各市县区部委办局干部、相关企业干部等基层“一把手”,如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征文的形式陆续展示基层如何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导,对当前重点工作的不同解读以及特色举措,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基层岗位的工作落实情况,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实践提供宝贵财富和生动素材,助力江苏基层发展建设“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本期推出——姑苏区侨联:为擦亮保护区金字招牌扛起侨界担当
侨联组织有着光荣的历史传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姑苏区侨联一直在组织建设、为侨服务上积极探索,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作品牌和项目: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最大限度地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W020211118332110389739.jpg)
当前,面对贯彻落实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1+N”方案的工作主线和姑苏区“一中心、两高地、一典范”的整体定位,姑苏区侨联也在努力与中心工作主动靠拢、主动服务、主动作为,将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扛起侨界担当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薪火相传 赋侨力打响“文化牌”
《世界侨情报告2020》显示:华人华侨遍布全球各地,海外总人数逾6000万人,全球华商企业总资产规模估算约5万亿美元。海外华侨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华侨的力量优势,有利于推动江南文化、姑苏名片走向全世界。因此,姑苏区侨联将借力于侨联海外联络的资源,加强与海外侨社团的联络交流,积极建设姑苏海外联络点。
![](./W020211118332111949633.jpg)
姑苏区归国华侨联合会通过开展“亲情中华魅力姑苏”网上冬夏令营、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姑苏行等系列活动,让海外华文媒体能够聚焦姑苏,让海外华侨华人能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之美,鼓励海外华侨华人做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推动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古建古宅、名人故居等走向世界,焕发新色彩,也借此进一步挖掘整合文化产业要素,形成资源要素聚集和交易市场,为文化产业新经济夯实基础。
协力同行 聚侨智打出“创新牌”
作为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要甩掉“经济体量小、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多”的负面标贴,就必须通过经济提升和古城保护来带动发展。
姑苏区侨联主动融入、主动担当,通过牵线搭桥来促进海内外经贸交流合作,“借外脑、借外力”来规划布局古城经济发展路径。充分把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国家战略和重大机遇,对标世界先进标准,引入全球智慧力量,将有利于古城振兴发展的华商华侨以及海外留学生凝聚起来,利用侨资、侨智融合效应,为姑苏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寻智、引智、汇智。
群策群力 以侨心亮出“温情牌”
近年来,姑苏区侨联以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古城渊源、文化背景这一“祖缘”“地缘”,吸引海外学者回国发展、为国服务,主动为海外侨胞对接古城发展的商机,促进海外侨胞自身事业发展和姑苏古城更新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W020211118332112796564.jpg)
积极围绕区内重点项目、产业园楼宇、科研院所等处共建“Qiao姑苏”会客厅,通过多点分布、信息互通、点上发力、集成合力的区块链模式,为海外侨胞和留学人才的技术、资源、项目、资本搭建精准平台,并将这些新动力注入各产业园、楼宇、企业中去,做大人才蓄水池,进一步助力古城振兴、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高水长,休戚与共。团结动员广大侨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已经成为侨联组织的工作大局。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姑苏区侨联将主动作为,奋勇争先,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扛起侨界担当!(作者系苏州市姑苏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