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运行11个代表履职中心、157个代表联络站点,全市14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入驻各代表联络站点轮值,常态化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及开展活动的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首次推出“张代表”履职为民卡通人物形象,策划“张代表”系列主题活动,建立起“1+12+N”的人大工作品牌架构……
一个个务实创新动作,是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履职平台、丰富代表主题活动、打造人大工作品牌,有力推进全市人大代表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张家港市镇两级人大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缩影。
高质量打造“一中心多站点”工作体系 “小站点”撬动“大民生”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集民智,有效助力基层治理,推动人大制度优势在基层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载体。
塘桥镇南京路133号,一幢2层小楼,透过玻璃大门,一块数字大屏正实时播放人大代表履职宣传片。整个镇人大履职中心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设有宣传、接待、展示及办公四个功能区。在张家港,类似这样的代表履职中心一共有11个,覆盖了全市各镇(区、街道)。
从塘桥镇人大代表履职中心一路向北,来到塘桥镇牛桥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一间挂着“代表接待室”牌子的房间显得很是特别。面积不大,只有10平方米左右,内置一小型条桌和几张座椅,墙上袁炳忠代表的基本介绍、履职箴言、“回音壁”等元素非常醒目,旁边书架上摆放着人大方面的书籍、报刊和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记录表。
“有了这个代表联系点,履职很方便。居民来看病时也会把遇到的烦心事一起说说,我就把诉求记录下来,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社区医生袁炳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也是市人大代表。他既写病历卡,也记“民情卡”;既为百姓把脉问诊,也帮百姓排忧解难。
建好站点是基础,管好站点是前提,用好站点才是关键。
近年来,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在持续高质量打造人大代表之家“一中心多站点”工作体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引领作用,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使代表联络站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通过面对面交流,畅通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建立代表进站点接待选民工作台账,在代表联络站点增加了“回音壁”板块,及时公布选民反映的问题和处理结果,从登记造册、记录诉求,到整理建议、交办处置、办理反馈、资料归档,形成工作的闭环,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事项都有案可查、有章可循、有音必回。
截至目前,张家港全市建成运行代表履职中心11个、代表联络站点157个,遵循自愿、就近、方便的原则,全市1422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入驻各代表联络站点轮值,常态化开展联系选民活动。2022年,累计1700余人次人大代表进站点,接待联系选民3800余人,收集并答复意见建议1000余条。
高标准推进“张代表在履职”系列活动 “善履职”展现“新担当”
加强代表培训,既是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
2022年1月,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以“履职能力提升年”为工作主线,系统谋划本届五年的人大代表工作,出台《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及开展活动的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在培训模式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在上级人大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江苏省人大干部培训基地张家港分基地和2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教学点,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常态化举办代表履职培训班,结合“数字人大”建设,上线开通“张家港市人大网络学院”,通过设置法律法规、文件制度、视频培训等模块,基本实现线上线下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开设人大代表讲堂,指导镇(区、街道)人大组建人大代表讲师团,全年累计开展30余场次宣传活动。
2022年8月12日,召开“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人大代表助民企”主题实践活动部署会,一场覆盖张家港市各级人大代表的主题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大幕。
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发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实地走访企业2023家,召开座谈会88次,发放调查问卷278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38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165件,代表注册及帮助企业注册“政策计算器”累计2640余家。
为确保2023年代表主题活动取得实效,今年3月,召开了全市人大代表工作推进会,系统谋划全年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主题活动;4月,印发《关于2023年度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通知》和《关于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和选民工作的通知》;此外,积极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富有实效的调查研究,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打下坚实基础;持续开展“统一接待日”“主任接待日”、代表进行网格、代表问政会、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
高水平构建“1+12+N”人大工作品牌 “创特色”激发“新活力”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2022年,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以“创特色、树品牌”为抓手,聚焦打造有温度、有热度、有厚度的人大代表工作品牌,首次推出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卡通人物形象——“张代表”。制作动漫短视频《张代表话履职》,策划“张代表”系列主题活动,讲好“张代表”履职故事,制作《乡村诊所里的人大代表》《“张代表”硬核助企“轻装快跑”》等视频,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履职为民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扩大了“张代表”履职影响力。
依托市级品牌“张代表”,以点带面,建立“1+12+N”的人大工作品牌架构,围绕“一镇一品”,指导各镇(区、街道、机关)人大打造了“紫藤架下话民生”“代表帮你忙”“移动联络站”等12个工作品牌。探索打造了“云上”代表工作站、“民生茶馆”联系点、“网格巴士”联系点、“人大代表连心车”等各具特色的代表联络站点品牌。
如今,民生茶馆、紫藤架、民主亭、江湾红房子等一批具有张家港人大标识的特色品牌履职阵地,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认可,“有问题找张代表”成了港城广大群众的新习惯。
此外,还在全市各镇(区、街道、机关)党员人大代表中打造“先锋代表 适意沙洲”“金代表 金作为”等12个“代表小组行动支部”品牌,推动党建工作和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张家港市镇两级人大不断丰富新时代人大工作品牌时代内涵,共同推动人大工作“开新花、结硕果”。杨舍镇人大将代表联系点建到了新兴产业链上,更好地帮助产业链集聚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出谋划策;塘桥镇人大通过创新搭建“政企早茶会”等政企沟通平台,开门问策、凝聚共识,助力企业发展;南丰镇人大成立“小楠帮你忙”服务团队,把推进镇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通过视察、调研、座谈等方式全力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开花……
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
日前,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启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学思践行”,通过组织全市14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大走访、大党建”五大行动,即凝聚奋进共识,开展“大学习”行动;服务中心大局,开展“大调研”行动;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大走访”行动;强化依法监督,开展“大提升”行动;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大党建”行动,切实凝聚起人大代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下来,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亚方表示。
奋进,踏着春天的脚步再出发。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将学思践悟、笃行不怠,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切实加强“四个机关”建设,努力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张家港实践作出人大新贡献。(殷虎 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