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期,着眼于乡村公共治理实际,金北街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包片联户机制,让广大党员变“无职”为“有责”、变“无位”为“有为”,打通了公共空间治理“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
![](./W020230819354536884520.png)
年轻党员争先上 彰显青春“红”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为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中心户)四级联动,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今年3月份公共空间治理行动伊始,应集村党组织带领下辖网格一、网格二两个党支部听令而行。据悉,应集村35周岁以下党员共有10名,在“全面清”阶段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在党总支书记沈厚荣同志的带领下,共计走访了584户,发放《告群众一封信》5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条,和党员签订承诺书约64份。青年党员吴海月说,公共空间治理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加村集体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发挥青年党员模范作用,也体现我们网格化治理的工作成效。
![](./W020230819354537309960.png)
中坚力量勇担当 激扬作为“红”
金北街道共计17个村居,村支书平均年龄在43.7岁,在此次公共空间治理中,17个村居书记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董河村地处金北街道南边、三河沿线,是金北街道的新型农村社区,辖区内滩涂和农用地多承包给大户种植,然而村里老人种菜的习惯依然未改,老人们都希望拥有自己菜园子,这就导致小区内毁绿种菜、占用绿道现象频频发生。“这片地是我一锨一锨整理出来的,一分钱补偿不给说收回就收回了?”小区居民蔡素珍说。对此,作为村支书的钱成军上门解释说明,拿政策讲道理,并组织政协议事组成员召开协商议事会,目前村里小区居民已同意自觉清理违规种植,村里也在合适的位置划分了共享菜园统一规划给居民种植,真正问需于民、让利于民。
![](./W020230819354538207152.png)
老骥伏枥献余热 感召夕阳“红”
张绍文是新街村七组人,同时也是农业工作上的“老农人”,已在岗位上奉献三十余年。“公共空间,全民共有,理应公众共享,每个村民在公共空间资源面前都是一样的,不应该由少部分人占有,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就是让集体资源惠及所有人。”公共空间治理以来,他率先从本组排查起,本组的农地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对比溢出土地30.4亩。张绍文带领村干部、退休老党员深入到包田大户家中宣讲公共空间治理政策,消除大户疑问,在他们的解释劝导下,包田大户对空间治理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意将溢出土地30.4亩归还村集体,并与村集体签订补充协议,仅此这一个组,每年就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192万元。
![](./W020230819354538546478.png)
今后,金北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将群众的“担心”转为“舒心”,“忧心”转为“开心”,赢得群众“民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推动形成“干部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干部干”的良好局面,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有效融合,切实把公共空间精准“腾出来”、有效“用起来”、长效“管起来”,激发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郑洋 方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