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捡螺除卵、拦网滤螺,喷洒药剂防治、鸭子成群结队觅食福寿螺......连日来,塔集镇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全面围剿南美洲外来有害生物“福寿螺”,切实履行防控主体责任,把做好福寿螺防控工作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确保镇域生态环境安全、农作物增产增收,守护全镇水清岸绿。
强化监测预警,落实源头管控。
坚持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各村齐抓共管,不断完善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在20个村设立监测点,要求建立监测队伍。全镇现已建立24个监测点,40余支监测队伍。组织力量,带上福寿螺特征图片,围绕稻田、渠道、鱼塘和水池等区域进行普查,并建立普查清单,对发现的福寿螺立即清理、填埋,确保防控取得成效。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全镇福寿螺的发生情况,织密群防群治的防线网。


加强教育普及,推动全面防控。
通过召开相关会议,部署开展福寿螺防控清除工作。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群众普及福寿螺的危害、防治方法和防控措施。对各村发放宣传彩页2 100份, 投入100余人次,督促安排村干部深入村组宣传、张贴,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组织开展福寿螺防控知识培训班10余次,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助力防控全面开展。

人工诱集捕捞,科学对点防除。
组织人力摘卵、拾螺,控制福寿螺基数,在灌溉沟渠和稻田内设立产卵诱集圃,按每平方米10根的密度插入竹片、木条和枯秸秆等,每2-3天集中摘除,利用生石灰处理深埋;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灭杀成螺。在重点田块、灌溉沟渠闸口设立钢丝网进行拦截,阻止顺水传播,从源头控制福寿螺滋生。对福寿螺密度较大的田块、沟渠,利用青鱼、鲤鱼、放鸭灭螺。

下一阶段,全镇将创新治理模式,强化监测预警,注重宣传引导,根据福寿螺的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按照“防除并举,综合治理”的防控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开展福寿螺防治工作,在各区域进行人工捡拾,捕捞、灭杀成螺,加强检疫,严禁水草长距离、跨地域运输扩散,减少人为远距离传播蔓延。加强河湖长效管控机制,及时清除水体杂草,清洁水体,破坏福寿螺产卵环境,降低种群基数。(沈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