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现代城市的显著标志。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对全国文明城市的一次全新升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研究决定,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中,着力打造一批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今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大会上,公布了《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相城区召开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会,号召全区上下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常态长效,构建严密推进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苏州高铁新城积极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将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效化、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动员各部门凝聚共识、鼓足干劲,进一步拧紧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等重点工作的责任链条,集聚资源力量,优质高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文明理念入人心。志愿者和网格通过发放宣传页、张贴公告、入户讲解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号召大家爱惜粮食、文明养犬、谨防网络诈骗,杜绝占用消防通道、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行为,积极倡导文明环保、健康卫生的绿色生活理念。

垃圾分类进课堂。向学生们介绍常见的生活垃圾四分类垃圾都包括哪些,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应如何处理。课堂上,同学们纷纷表示垃圾分类好处多,自己要争当“环保小卫士”。
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们,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用汗水换来城市的整洁,他们时刻盯守着自己的“领土”,保障一方清洁,默默地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扮靓我们的家园。

安心交通伴我行。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手拿小红旗,引导过往车辆、行人,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为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就是协助交警的文明交通志愿者。
城市建设为人民。安全、整洁的市政道路标准化围挡设置,冲洗、喷淋、移动雾炮车,配置齐全并常态化开启……
齐心协力美家园。绿化带是“城市之肺”,满眼看去一片片修剪整齐的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滞尘作用。对道路两侧绿植进行浇水养护,同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可以让市民出行更加舒适安全,还城市风景线美丽容颜。
对乱停放的非机动车车主及时教育,无法找到车主的,执法队员们统一将其停放至非机动车指定停车区域内,做到“还路于民,便利于民”。

营商环境更舒心。综合执法中队向辖区的流动摊贩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导,规范马路市场,定期检查沿街商铺、店面垃圾分类是否符合标准,为新城居民打造一个干净、有序、舒心的市场环境。
城市的大街小巷氤氲着居民的“人间烟火气”,也关系着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呵护美好家园,让文明习惯蔚然成风,携手营造文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