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各基层党组织以“书记项目”为重要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问题难点、聚力全局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效。
![](./W020211231591537734135.png)
木巷村党总支开展“共巷家”流动党员关怀项目,与流入地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共巷家”党员驿站,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菜单式”双向教育服务,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信息共享、工作共商、活动共抓”的流动党员协作管理制度。
指尖课堂,贴心服务。以“共巷家”党员微信群为依托,根据流动党员诉求定制直播计划,通过“菜单式点课”“个性化备课”“直播式授课”,为流动党员“量身充电”。
共管共建,知心陪伴。坚持“1+1”引导双向带动,即一名支部成员与一名流动党员结对,支部成员通过微信将支部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流动党员。
知行合一,暖心为民。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重温百年历程 打造最美窗口”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枫桥铁铃关,激发党员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W020211231591537856966.png)
木巷村党总支通过“共巷家”党员驿站,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五大难题,让在外的“游子”回归“家园”。打造“流动党史学习站”,方便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到驿站充电学习。今年以来,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创业、就业、维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5个。流动党员主动反哺家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6个,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擦亮为民服务本色。
大庄村党总支开展“党建+网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坚持把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赋能网格、聚力网格,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依托“党建+网格”延伸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W020211231591537928601.png)
党建引领,“党建+网格”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招募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村庄治理,充实网格队伍力量,实现“1+1>2”的网格治理效果。
创新思维,错峰上下班打好巡查组合拳。针对多数农村自建房、厂区集宿区白天巡查无人的情况,采取错峰上下班模式,切实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实做细。
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实行“一周自测互评、一月评优”体系,激励全体党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争上游”。
硬件升级,坚持生态优先打造宜居环境。充分发挥“红榜村”示范带动作用,学习优秀工作经验,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W020211231591538063084.png)
大庄村党总支坚持用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落地落实,以优化人员配备为出发点,建立“一长三专”的网格员工作架构,实现党建与基层网格化治理两网融合、互促共进。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今年以来,获人居环境“红榜”2次、“进步红榜”1次、垃圾分类“红榜”1次。充分发挥“红榜村”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村庄健身步道建设、安全消防整治等活动,用实干和担当擦亮大庄“最美窗口”。今年以来,大庄村党总支开展夜查60余次,检查农户出租户、企业1000余次。今年4月,大庄村通过了“枫桥式”村(社区)考核验收,成为相城区首批“枫桥式”村(社区)。
![](./W020211231591538159616.png)
占上村党委开展“党建引领搬迁 探索居安新思路”项目。将党建基因融入搬迁工作中,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为核心,以做细、做实、做精的态度狠抓工作落地生根。通过推动党建工作与搬迁工作有机统筹,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项目按期开工。
党建+网格员,确保搬迁高效化。党员、网格员共同进退,组队走访,向群众传递搬迁工作的详细内容,从源头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搬迁科学性。
党建+老书记,确保搬迁公开化。深化“老书记工作室”服务功能,持续发挥“五员”功能,对搬迁政策进行细致、全面的解读,确保搬迁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党建+议事会,确保搬迁民主化。通过组织开展协商议事会,引导村民主动参与,集思广益解决各类搬迁问题,向搬迁工作注入“民主动力”。
![](./W020211231591538247868.png)
占上村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结合工作实际,提速青苔协议搬迁工作。采用上门入户、座谈调研等“面对面”、零距离方式深入搬迁一线。开展“日学”活动,集中学习、议事、商讨,确保群众问题完美解决、疑难个案及时解决。坚持党建与协议搬迁工作拧成“一股绳”,充分展示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