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冲锋号—— 一名普通退伍女兵社工的防疫周记
2022-02-25 09: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金匀  
1
听新闻

“叮铃铃,叮铃铃……”2月14日凌晨1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刚刚入睡的沈婧璐惊醒,“疫情突变,请立即回社区做核酸检测前的准备。”道前社区党委书记沈敏敏急切地说道。“是,十分钟左右到。”随后她以军人的速度一骨碌从床上爬起,简单整束,随即消失在宽敞且空无一人的大马路上。

沈婧璐是道前社区的一名年轻社工,也是一位有着十多年党龄,八年多军龄的退伍女兵,多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她果敢、率真和坚定的执行力,去年她报考社工并以优异成绩成为了沧浪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


哪里需要我就在哪

2月14日上午,刚刚完成自己社区防疫前期准备工作的她又接到沧浪街道防疫指挥部的指令:养蚕里社区作为第一批核酸检测的社区人手紧缺,需要增援。“我是一名党员,我去!”随即带上防疫用品和增援人员迅速赶往养蚕里社区,从场所调配,秩序维护,居民登记,耐心地做居民的动员工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积极配合属地领导和现场医护人员有序开展检测工作。傍晚时分,增援任务圆满完成,她又急冲冲赶回道前社区,准备第二天的社区居民全员核酸检测。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推进,沈婧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配合社区领导调度各方资源,落实防疫物资迅速到位,后勤保障始终保持前置状态,全力做好社区一线的防控工作,每天的角色不断轮换,一会儿是党务联络员,一会是现场维护员,一会是信息登记员,一会儿又是群众工作的开导员,还是社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渴了,喝一口冰凉的矿泉水,累了,坐在台阶上稍事歇一会。常常因为工作耽误了吃饭,回到检测点上端起已凉的盒饭张口就吃,看着社区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展开,她微微笑了。

巾帼不让须眉

根据姑苏区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一夜未眠的沈婧璐清晨又赶往街道领取防疫用品,面对一大堆的防护专用物品,身边的许多男同志都感到为难。“防疫物资就是战场上的弹药,无论如何必须抢在检测前将物品运回社区。”她边说边肩扛手提带领着伙伴们用蚂蚁搬家的土办法,用电瓶车来回多次把这些物品及时送到每个检测点位。

区域的全民检测面广量大,给社区在人员调配上带来不小的困难,针对辖区内老年人多,外来租户多,老式大院住户多的特点,她及时建议成立居民志愿服务小组,充分利用居民对辖区人员熟、道路熟、情况熟等优势,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真正做到逐户通知,无一遗漏的防疫要求。

“爷爷,我不累”

因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沈婧璐已几天没有回家了。17日深夜11点,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一趟家,却在沙发上和衣睡着了。凌晨四点多她又准备上班了,此时,家中九十岁高龄的爷爷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几天都没有见到你了”爷爷心疼地说。“我最近很忙。”她答道。“你还能再睡一会。”“我四点半必须到达工作岗位。”“哪天能回家吃个晚饭?”“这段时间无法确定。”“你要注意劳逸结合,抓紧休息。”爷爷嘱咐道。“爷爷,我真的不累,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又是退伍军人,没有理由不冲在一线啊!”她调皮地答道。看着孙女远去的背影,老人的眼里有了泪花。

不累,那是安慰爷爷的。在职一方,守土有责,防控就是战场,疫情就是冲锋号角。“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仍是一名‘战士’。”这是沈婧璐的真实心声。

标签:
责编:王慧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