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的样子就是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近日,在“最苏州”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致姑苏青年》一文,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姑苏青年从反帝爱国运动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从苦苦追求国家答案到默默守护万家灯火,百年来勇敢肩负起时代重任、始终为祖国为人民赤诚奉献的青春风采,触动了无数奋斗在姑苏区各个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们热诚的心。
公众号创始人、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姑苏区政协委员纪文翰是个“90后”精神小伙,“点子多”“干劲足”是周围人对他的一致印象。创业8年来,纪文翰带领团队走街串巷,寻访古建老宅,品味传统美食,挖掘深藏在城市律动中的江南文化基因,撰写原创作品超3000篇,创作视频累计播放量超80亿,坚持用责任做靓苏州城市名片,用内容深耕古城人文发展。
在精致手绘中感受四季风俗,在抓拍镜头中体验市井烟火,在店铺招牌中欣赏城市美学,在讲述者的故事中重拾旧时记忆……纪文翰坚持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勾起不同群体对苏城的共同情感。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拥有千万粉丝,“最苏州”不仅实现了新媒体行业跟跑到领跑的蝶变,多次占据苏州新媒体排行榜榜首,更在一次次融入城市发展的脉搏中,不断唤起新老苏州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新媒体既是城市发展的记录者,也是鼓舞人心的推动者,‘最苏州’自上线以来就将账号运营与城市脉搏紧紧相连,挖掘一切我们认为‘最’能代表苏州的东西,让每个人能够从中找到心灵归属,共同为这座城市去拼搏、去奋斗。”谈到创业初衷,纪文翰依旧未改初心,“最苏州”也从单个公众号发展成了微博、全网短视频等相互引流、联动的账号矩阵,借助互联网优势将苏州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古城声音传得更广更远,向更多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苏州形象。
目前,“最苏州”运营团队已壮大至百余人,覆盖40多个城市的商业和文旅项目。“作为苏州姑苏区的文化领军企业,我们坚持深耕姑苏,持续放大‘江南文化’这一鲜明底色和比较优势。”纪文翰说,姑苏浓郁的文化创意氛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是他一路披荆斩棘成长起来的地方,也是他愿意为之持续奋斗,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由“最苏州”原创策划的姑苏“不夜苏纶场”活动,以苏纶厂历史为主线,将“百年工业文明”与“苏式生活典范”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消费场景,深度挖掘古城夜间消费潜力,打造兼顾“江南文化”和“时尚国际”的夜经济消费增长极,持续推动了姑苏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在街区内重现了长城电扇、香雪海冰箱、孔雀电视、春花吸尘器等见证‘苏州最强地级市’‘工业最强市’崛起的工业产物,融合了记忆、美食、社交、潮玩四大元素,为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夜购、夜食、夜游等夜文化体验。”纪文翰介绍道,通过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持续的线上引流,苏纶场吸引了大量周边及年轻客群,如今的老建筑已焕发出时代新貌,逐渐成为年轻人聚集的社交时尚新标地。
“苏州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给了我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当我有了能力以后,也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城市发展传递更多正能量。”这是纪文翰在苏州大学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创业经历时说的一句话。
今年,新一轮疫情暴发后,作为姑苏区政协委员,纪文翰时刻关注着防疫形势的变化,心系辖区企业发展。他利用自身新媒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开启了姑苏线上云购节,为区域商超、零售、餐饮等企业提供免费入驻渠道,助力复工复产,携手共渡难关。“活动依托‘最苏州商城’平台,覆盖苏州本地超75万消费用户,提供30个账户和100个社群进行免费宣传和产品上架,目前,首批50余户商家已完成入驻。”纪文翰说,秉承着“深耕姑苏古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线上云购节集合了众多姑苏美食、老字号餐饮、非遗传承点心等,在助企纾困的同时,也将江南文化触角延伸到了群众生活的每一处。
带着新时代青年“永不言弃”“努力做到最好”的拼劲,纪文翰的身影依旧活跃在苏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挖掘素材、拍摄取景、剪辑发布……让所有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深切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真实体会千年古城不变的灵动与温情,为共同保护古城、振兴古城注入强大的信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