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让长江文化“活”起来
2024-01-30 09:38:00  来源:江苏有线  
1
听新闻

1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在文化版面刊登了题为《数字+艺术,让长江文化“活”起来》的文章,从“将长江‘搬进’展厅”“带观众‘入画’长江”“让长江文化光辉闪耀”三个视角,展现了“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借用数字技术和诗意表达绘就东方美学现实画卷,让长江文化“活”起来的崭新表达。为了让这场数字文化盛宴永不落幕,江苏有线推出的“长江文化数字大展”VR展馆也于近日上线。

数字长卷、纸本水墨、分屏影像、4K交互、虚实共生……2023年岁末,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在南京开幕,借用数字技术和诗意表达绘就一幅东方美学的现实画卷,展现穿越千古奔腾而来的长江文化。

25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写意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山河氤氲的万千气象,浓缩亿万年时光雕琢的沧海桑田。当千年文脉牵手“数字文明”,长江文化瞬间“活”了起来。

将长江“搬进”展厅

文明如潮,弦歌浩荡。长江以万里绵延和千年奔腾演绎了中华文明之道,生生不息传承演绎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如何在丰富的长江图景中,感受长江承载的民族记忆?长江主题数字大展以一场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视角。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天际流”作为开篇序言,从“通天河源·生命奇迹”“巴山蜀水·壹江同频”“云梦泽·日月岁新”“扬子春潮·江河湖海城”“奔流入海·山川同脉”5个主题切入,在12个展项中汇集沉浸感十足的艺术装置,浓缩展现长江上、中、下游的风貌与风情,溯源母亲河的文化之魂。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的参展作品《长江诗境图》,在展厅里格外显眼。艺术家精选脍炙人口的历代经典诗句,融入相对应的山川河岳,诗意与地形交织出一幅长江流域的文化水墨图。作品前是长江流域沙盘,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立刻跳出与当地有关的诗句,带领观众了解长江岸边曾经发生的故事,一切仿佛笼罩在飘渺的光影中。

构建起属于每一位观众的“长江记忆”,正是展览的用意所在。此次展览的学术策划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说,举办“数字大展”,最重要的不是去搞酷炫的效果、营造五光十色的视觉幻觉,而是带来对长江的新感知、支撑对长江的新想象。“我们希望依托新技术、新手段,赋予长江文化更新的表达和更时尚的呈现,让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带观众“入画”长江

将长江搬进展厅,是一次以数字科技诠释“长江文化”的艺术探索。与许多此类展览不同,“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走了市场化路线,观众须购票参观。

不少人对市场会不会“买账”心存疑虑,但展览的热度超过许多人的预期。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长江文化数字大展成为金陵城热门“打卡地”,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师生“组团”集体参观。

热度还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年轻网友纷纷发帖晒图、参与讨论。短视频平台上,“带你打卡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微博上,“何以长江”话题阅读量超1600万。

“整个展览就像一幅流动的长江图景,怎么看都好看”“长江,既是一条河流,更是一本可翻动的巨著”……观众通过观展再次刷新对母亲河的认识,也在社交平台上变着花样“表白”长江。

“这次大展的鲜明特点就是话题度、创新性、年轻态,也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尝试。”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分析,用数字艺术方式展现长江文化的美感,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气息,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方式,因而受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为了让这场数字文化盛宴永不落幕,江苏有线推出的“长江文化数字大展”VR展馆也于近日上线。观展者不仅可以第一视角“入画”长江,还能解锁全景模式、背景音乐、VR模式、参观导览等多种特色功能,沉浸式溯源母亲河文化之魂。

让长江文化光辉闪耀

再以小规模的投入撬动良好的社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大大增强。近期,针对“何以长江”这一文化现象,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进行交流座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数字大展以长江为宣、文化为轴、数字为墨、艺术为核,不仅是形式上的“破圈创新”,更是国家文化大数据对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益实践。

厚重的长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活化。观展后,著名纪录片《蜂蜜之地》制片人兼剪辑师阿塔纳斯·乔治耶夫感慨:“这一次,长江文化在数字科技中流淌。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还能看到过去几代人的故事。”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从物理长江到数字长江,从文化长江到艺术长江,此次数字大展让每位观展者都能找到与母亲河的文化连接,从中品出自己意象中的长江。

长江精神的凝练,也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坦言,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地表达长江精神,可以让更多的历史沉淀流动起来。通过交互式传播,在享受美的同时,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被公众接受、被年轻人接受,从而更好地拓宽文化传播的广度、挖掘文化传播的深度、提升文化传播的高度。

从共创到共情,跨界融合让长江文化更具“生命力”。作为承办方,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表示,此次大展是采用创新方式表达长江文化内涵走出的第一步。长江不仅是地理、历史层面的长江,更是科学的长江、世界的长江、人文的长江、精神的长江。文明生长的前提就在于融合,东西方文明互鉴、江河文化交汇,文明才能真正放射出自己的光辉,才能走得更远。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