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建成省科技小院 200个。”“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技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近日,省科协印发《江苏省科技小院管理办法(试行)》,锚定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这是我省首个针对科技小院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科技小院,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有机结合的社会服务平台,也是科技下乡的创新模式、提升农村科普能力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省科协联合各相关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涉农省级学会、基层农技协等,共同推动科技小院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
为科学推动新时代科技小院的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明确:重点围绕江苏重点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生工作站、科技镇长团、科技特派员等基础上,依托科协、农技协等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以科技小院为主体,集聚全省人才和科技资源,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共同助力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一个科技小院,由依托单位、首席专家及其团队、常驻高校院所学生组成。每个小院的首席专家及其团队应不少于6人,即1名具有正高职称的首席专家、不少于2名具有副高职称的导师及不少于3名其他老师;与此同时,应至少有2名高校院所学生常驻,在一线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与农业技术人员、生产主体同吃同住同劳动。
科技小院并非一评定终身。《管理办法》明确,省科协将对科技小院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合格的,继续参与下一个建设周期的建设;不合格的,予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