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近年来,“非遗”作为文化热词通过各种形式进入百姓的生活与观念中。10月18日下午,以“非遗的现代演绎和数字化探索”为主题的第7期紫金文化产业沙龙召开,行业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非遗传承人就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如何让非遗技艺与其他艺术行业实现跨界合作等主题进行分享、探讨。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胡平在分享中提到,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城市生活和国际时尚界反而出现了追求“乡土混搭风”的新取向。吸收“云南乌铜走银”技艺制造的现代保温杯、铜壶,脱胎纳西铜艺的百子同心石榴纹黄铜提梁罐,服装设计师与羌绣艺人合作设计的高级定制礼服,以及西班牙奢侈品牌从中国古瓷中提取元素设计的各种时尚单品……胡平展示的非遗技艺走进生活的案例,无不对非遗历史和文化价值深入挖掘、阐释,并实现了新材质、新工艺、新手段的运用。对此他认为,非遗传承利用的核心在于把握好文化基因的维护尺度。
“百工造物”创新非遗手工艺平台发起人马聪在主题分享中聚焦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与创意创新,“我们今天所传承利用的非遗技艺,都是历朝历代从业者的集体智慧积累,是活态的遗产,而非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遗物。传承不等于复刻,脱离了时代精神,客观上会迟滞文化传承发展。”他认为,有良好的系统生态才能让非遗的传承利用形成可持续闭环,让非遗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以数字技术和现代科技为非遗赋能,是非遗技艺传承的热门话题。沙龙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设计项目导师李依蔓带来了非遗元素数字化案例。她认为,传承非遗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不断拓宽传承与创新的方式。非遗数字化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技艺进行数字化存储与创作,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非遗的“永流传”成为可能。比如在徐汇艺术馆“万物之灵、超越之境”数码展中,作品《灵鸟之森》通过参考夏鲁寺壁画中的原始元素、构图方式、上色风格等,在画面上作了取舍与重构,以动画赋予壁画灵动姿态,将生动之处以更丰富的形态呈现给观众。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是非遗技艺转化的痛点与难点之一。苏州薛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张雪曾登上《国家宝藏》节目的舞台,他融合运用虚针、滴针等20多种传统苏绣针法创作出的苏绣《星空》夺得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针杯”金奖,《二十四节气》《江南风物》等作品在设计中运用大量留白,更加符合现代家居风格。胸针、屏风,跨界使用新材料制成的纸巾刺绣、“瓷绣”,以及动漫、网游道具、背景……张雪的作品,变苏绣之形却不失苏绣之魂。他说:“我们应匠心探索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苏绣与当代审美,重塑传统艺术生命力,赋予时代新貌。”
如何让非遗技艺与其他艺术形式、行业实现跨界合作,为非遗的传承与推广创造新的机遇?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耿奇介绍了博物馆与网易开发数字藏品、与腾讯视频合作纪录片、与江苏大剧院合作打造《梦中红楼——红楼文化体验展》、与抖音打造“抖IN新文创心动博物馆”好物、与滴滴出行打造“滴滴出行陪你玩转博物馆之城活动”等案例。她表示,博物馆通过展览强化IP并实现引流效果,通过“社教+社群”转化并维护核心群体,“构建‘全生态链’是博物馆成为全国首个由丝绸企业举办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以及江苏省首批获得国家等级评定的非国有博物馆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