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镇坚持“工业立镇、产业强镇”方略,始终把非公企业发展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新途径,通过“三举措”增强“三股力”,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
筑牢根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
把组织建设做实了增强凝聚力。平明镇不断优化党建服务,确保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对符合组织建设条件的“应建必建”,建立非公企业9家,党员101人,培育党务工作者2名。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6名,实施“一对一”“多对一”式的跟踪培育,将优秀的企业人才培养吸收进入党组织,不断壮大非公企业党组织队伍。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将分散在各个车间、部门的党员紧密团结在一起,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让流动党员也能紧密融入党组织。近三年,服务企业接收入党申请16人,培育积极分子11人,发展党员8人,职工招聘、转入党员13人。
激活引擎:助企服务增强竞争力
把助企服务做强了提高竞争力。平明镇明确“政策惠企、服务暖企、引资助企”助企模式,多部门联动服务激发非公共企业内生动力。围绕“四有”目标,不断优化园区配套建设,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投产,为非公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着力构筑培育硅材料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强磁场”,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带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不断迈进,逐步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石英小镇”,2023年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亿元以上。引导设置“党员先锋岗”激励担当作为,促使党员在企业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2024 年东海县晶都英才“双创计划”和硅产业实用人才各获批1名。
彰显担当:社会责任增强影响力
把社会责任做细了扩大影响力。平明镇围绕硅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以党建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量。与高校建立产学研交流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吸引相关行业的人来参观、学习、考察、共建,拓宽企业联建“朋友圈”。着眼地方民生,引导企业积极融入镇区建设,参与改善公共照明、修缮破损道路等,提供针对性岗位培训与就业机会,让居民轻松实现家门口就业。鼓励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党和国家对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不断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