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厢年味浓 南京城门春联进高铁
2025-01-22 11:11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见习记者 高哲城,记者 黄阳阳 万博洋,记者 张家俊  
1
1月19日,秦腔非遗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秦腔旦角演员张斐娥在搭乘“紫金号”G1887次列车返程途中与旅客互动
1月19日,在“紫金号”G1887次列车上,“小蓝鲸”被关中绣球的精美与趣味深深吸引。关中绣球非遗传承人袁娜,在车厢中向“小蓝鲸”介绍展示非遗技艺。

1月19日上午7:41,随着“紫金号”G1887次列车缓缓驶出南京南站,来自南京的10位“探源小记者”搭乘高铁赴西安开展“双城寻年味”的探源文化之旅。与此同时,18日亮相南京的城门春联也挂在高铁车厢里,让车厢年味十分浓郁。

年味浓浓,南京城门春联亮相高铁

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紫金号”助力非遗上高铁——“双城寻年味,探源文化行”主题活动在紫金号G1887次列车上完美呈现。

据悉,活动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晨报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下简称:西安非遗保护协会)及南京本地非遗单位鸡鸣汤包、南京金箔展示交流中心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以高铁为双城文化联通的纽带,在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前夕,开展集高铁车厢文化展示与互动、城市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谈”。

值得注意的是,18日刚刚揭幕的2025年南京城门春联,昨日首次进入高铁车厢,这让车厢内年味十足。旅客杜先生搭乘G1887次列车从南京回家过年。他告诉记者,南京13座城门挂春联早有听说,红红的春联挂在城门很有气势。但由于工作原因,今年还没能实现在挂有春联的南京城门拍照打卡的心愿,车厢里出现“同款”流动的南京城门春联,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每年城门挂喜气的春联,就告诉我们,年已近了。”西安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刘征军女士对记者说,在宁开展双城非遗技艺交流间隙,她去了南京中华门城墙,看到了刚刚挂出、节日氛围浓郁的春联,她与同行者专门合了影。在回程高铁车厢,又见到制成窗花、门联的南京城门对联,节日感立即被拉满。

文化送到百姓身边,车上开展双城非遗互动

在“紫金号”G1887次列车上,具有西安、南京两地特色的剪纸窗花及展示成为旅客拍照打卡的风景。在2025年我的心愿墙,乘客们纷纷留言,给家人或自己送去祝福。南京客运段“紫金号”乘务班组推出的双城五色纪念套印,格外受到旅客喜爱。

刚刚参加完南京西安两地非遗交流的西安6位非遗传承人受邀与旅客进行互动。分别展示了关中绣球、花馍技艺、大漆髹涂技艺、阎良新兴剪纸、秦腔等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吸引了很多同乘旅客驻足观看和参与。在列车上,旅客刘红女士说:“在旅途中,能近距离感受到不同内容的非遗技艺,让我大开眼界,把文化从博物馆、市集送到乘车旅客的身边,这对非遗技艺传播实现了创新。”刘征军表示,通过高铁平台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南京到西安,“小蓝鲸”也启程寻年味

昨日,“紫金号”G1887次列车也搭载了从南京出发的“探源小记者”。他们将通过孩童的视角,感受两座古都非遗里的春节,并找寻到非遗里的年味。据悉,南京和西安非遗技艺,通过现代化、智能化高铁为文化交流纽带,实现了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列车长苏欢表示,“紫金号”列车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文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复兴之旅,瞬间感动”的理念,自2024年开始,已推出多期“非遗上高铁”等活动,后期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具有江苏特色优质服务,让列车成为双城甚至多城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持续赋能。

标签:
责编: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