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草莓丰收的季节。在南京市溧水区,红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然而莓农们却喜忧参半。原来,由于今年暖冬天气,草莓集中成熟,导致价格偏低,销售困难。不少莓农为尽快卖出草莓,选择在城区占道经营,不仅影响市容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
南京市城管局获悉情况后,立刻联系溧水城管局要求不能一味驱逐,而是要把末端管理转变前端服务,利用无人机喊话、现场指导等方式助力莓农售卖。

“这里摆摊危险!草莓虽甜,生命更贵哦。”连日来,溧水城管在例行巡查时,多次发现莓农在城区主路段占道售卖草莓,执法人员并未简单驱赶,而是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喊话。无人机小姐姐在用俏皮且温情的话语劝导的同时,城管相关负责人还带队前往当地草莓种植基地实地查看,仔细了解莓农们的诉求。
为尽快帮助莓农解决燃眉之急,南京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共同行动:一方面,在草莓广场设立临时草莓销售点,引导莓农集中规范经营,既方便市民购买,也维护了市容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无人机小姐姐喊话助力莓农的相关视频,吸引更多市民和网民关注,以拓宽销售渠道。

“城管用无人机喊话,既提醒了我们,又帮我们宣传了草莓,真是太感谢了!”莓农张大哥激动地说。他告诉记者,自从城管无人机喊话的视频在网上传播以后,不少网友都慕名来到溧水买草莓,网上购买的人也是一波接着一波。“除了无人机帮忙外,城管部门还专门设置了草莓销售区域,给我们莓农的帮助太贴心啦。”
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产生效益需要十分精准及时的产供销匹配,就像城市治理需要参与者全方位的协同。“溧水作为南京涉农社区较多的城区,草莓滞销或销售旺季时,乱摆摊、乱拉客的现象就多起来。我们希望通过探索源头治理,合理安排摆摊点帮助农民销售,同时利用现代化治理手段和传播渠道服务农民、市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罗鹏 通讯员 程嘉
【记者手记】
最好的市容,是让每个人体面生存的风景
“自产自销、临时摊位”,简短的八个字,背后却是柔性执法的另一面,让人看到了“甜蜜”的温暖。
草莓滞销背后是农产品供应的脆弱性,占道经营则是果农们自救的本能选择。城管主动介入滞销源头,通过设立规范摊点、搭建传播渠道,既化解了占道隐患,又为农产品打开销路。这种“向前一步”的治理逻辑,将矛盾转化为共赢契机。
面对农民生计与市容管理的矛盾,城管部门没有以罚代管,而是以“疏堵结合”的创新思维,让城市规则与民生需求达成和解,在草莓滞销与市容管理中间努力破冰。
溧水城管这次的柔性执法证明,城市治理不是“非黑即白”单选题。当管理者愿俯身倾听需求,用温情手段补位冰冷制度,用“城管小姐姐喊话”的新媒体激活市民参与,便能实现市容、民生、经济的多向平衡。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生动注脚。
“最好的市容,是让每个人体面生存的风景。”城市的文明刻度,恰恰体现在对弱势者困境的共情与破局之中。我们乐见更多的温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升腾。
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