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十年磨一证,安居千万家
2015年,金湖县紧跟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产权保护制度改革工作部署,正式开启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征程。同年8月10日,金湖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获批成立,成为全市首家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十年间,从“多部门奔波”到“一窗办结”,从“纸质证明”到“电子证照”,从“群众跑腿”到“指尖办事”,金湖不动产人以十年耕耘证明——统一登记不仅是制度改革的“必答题”,更是惠民利企、赋能发展的“加分项”。

历史定格初心:2016年6月20日,金湖县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揭开金湖县不动产统一登记新篇章。
数据见证变迁:
一本证,承载万家灯火;十年路,写满为民初心。

二、破局:从“碎片化”到“大统一”
改革先行,实现“一次办”
十年前,群众购买一套房屋需要辗转国土、住建两个部门分别办理房产证、土地证,总耗时长达一个月。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启动后,金湖县紧扣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核心目标,将住建部门的房屋登记职责和原国土部门的土地登记职责“熔于一炉”,这一历史性变革彻底终结了“多头登记”的混乱局面。
创新引领,推动 “一窗办”。
整合交易、征税、登记不同部门窗口业务,设置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流转机制,让受理材料通过内部网络迅速传递至相关部门进行并行审批,打破以往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群众需要辗转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的困局。实现了让数据 “跑腿”代替群众“跑路”,有效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数字赋能,达成“一网办”
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 “一网办”新型服务模式。运用电子签名、人脸识别等技术,申请人可在线提交登记申请、上传材料、查询进度。“一网办”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不动产登记从“线下跑”向“线上办”的转变,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

三、温度: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心口”
从“就近办理”到“跨省通办”,从“府院联动”到“遗留问题化解”,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技术革新与人性化服务的双重温度。当服务跨越空间阻隔、抚平历史积弊,便是“人民至上”最温暖的注脚。
场景1:“交房即交证”护安居

“拿房又领证,真是双喜临门!”碧桂园新业主老李一手拿钥匙,一手举房本,开心地说,“从交材料到领证,在家门口很快就搞定了。”这得益于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的“交房即交证”服务。中心人员通过前期主动与开发商对接,让业主拿房当天,足不出户就能领取房本,极大地提升了业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场景2:“跨省通办”解乡愁

“人在外地,最怕老家办事难。”在上海打拼的王女士通过“线上苏小登”程序远程操作,30分钟办妥抵押登记,百万贷款及时到账。目前,金湖已实现房屋抵押、过户等9类常规业务“跨省通办”,有效解决了异地申请登记问题。
场景3:“遗留问题化解”暖民心
“困扰我们多年的房证,终于拿到手了!”翡翠城业主老秦夫妇在拿到不动产证的那一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前,由于开发商债务纠纷,该小区宗地及部分房屋被查封,致使多年来业主们无法办理不动产证,一时间业主人心惶惶,信访不断。为妥善解决这一影响社会稳定的办证难题,不动产登记中心与法院协同合作,积极开展权属调查与梳理工作,同时引导业主依法维权。在法院变更查封范围后,中心人员加班加点,为业主集中办理了不动产证。

特色服务“金”字招牌:

☆金湖速度:常规业务当日办结,抵押权登记“1小时内办结”。与法院建立“点对点”查控系统,让司法判决快速落地。
☆金湖温度:开设绿色通道、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次。
☆金湖力度:直面各类历史遗留问题,从组建专班到多部门协同,以高效行动兑现为民服务承诺,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99.8%以上。
四、赋能:小证书激活“大发展”
助企腾飞:从“一纸证明”到“真金白银”


探索推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号一码一平台”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围绕企业建设、盘活等不同阶段需求,通过“一码”关联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信息共享、业务集成,推动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竣工即投产”,经验成果获《中国自然资源报》宣传推广。常态化开展工业项目“拿证即抵押”“分层分幢登记”“无还本续贷”等助企服务,为企业释放融资支持5亿多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隐形引擎”。
乡村振兴:农村不动产“活”了,村民笑了
作为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示范点,金湖县率先完成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累计发放 “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证4.3万余本,实现农村房屋“应登尽登”。“我家的房子有了‘身份证’,确认是我家的财产,心里踏实了。”领到证书的金南镇村民老茆高兴地说。在塔集镇,38户村民在领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通过流转经营权获利超100万元。

五、守护:让每一本证经得起历史检验
队伍建设“强支撑”
持续优化登记队伍学历与专业构成,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 90%,广泛汇聚了地理信息、法学、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丰富多元。其中,4人取得国家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资格。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年人均学习时长不少于 40学时,切实保障了登记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
制度筑牢“安全网”
业务流程实行复审登簿制度,组建质检工作小组,定期开展业务规范化检查。推行“专人专号”,启用“指纹+密码”双重保护,通过登记廉防系统对账号登录、业务办理、信息查询进行动态实时检测。
数据管理“固屏障”
十年间,50万份纸质档案完成数字化,生成唯一“产权身份码”,误差率低于0.1%。泛黄的旧档案与崭新的数据库,共同见证着金湖产权保护的规范化和法治化进程。
荣誉墙:汗水浇筑“金”字奖章

六、未来:以“新质服务”再启新程
守护交易更“安全”
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于提升登记质效。通过强化登记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交易安全、促进资产流动,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科技赋能更“智能”
持续提升线上登记覆盖场景,结合AI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登记服务模式。不断强化大数据应用,进一步优化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在“系统集成”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下,实现登记电子信息在百姓生活中的更安全、更有效、更广泛应用。
服务升级更“贴心”
始终将“便民利企”作为登记服务工作的核心,努力化解群众身边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深化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动产登记服务,并持续开展“期盼我登”专项行动,力求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服务。
七、结语:十年初心如磐,改革永不止步
产权保护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个十年,金湖不动产人将继续以“为民初心”换群众“办事省心”,让每一本产权证都成为金湖人民美好生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