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芯片的垃圾桶!南京智能化垃圾分类中心破解垃圾分类“密码”
2025-03-13 18:02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罗鹏  
1

手持绑定RFID芯片的垃圾桶放置于指定区域内,随着指示灯亮起,10多公斤厨余垃圾自动完成称重登记。“以前垃圾就往这里一堆,既难看又不好闻。现在利用智能系统完成投放,就像刷地铁一样方便。”南京市鼓楼区狮子桥商业街一家饭店的运营总监刘国中指着电子屏说。

厨余垃圾怎么分,垃圾收运去了哪,智能分类如何赋能?3月13日,位于湖南路商业街的智能垃圾分类体验中心给了答案。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心内整齐摆放着各类智慧垃圾桶,集成智能感知系统、智能管理平台等区域有序运行,智能消毒除臭系统让印象中的垃圾收运处散发着阵阵柠檬香味。

“我们给商业街、云南北路周边30户左右的商家,几乎都设置了智慧投放的编码以及‘穿戴’着芯片的垃圾桶,相当于发了‘垃分身份证’,不仅方便追根溯源,还能方便商家投放垃圾。”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队员周涛告诉记者,狮子桥周边商户林立,大大小小的餐饮店不胜枚举,垃圾分类尤其是厨余垃圾去哪儿,成为城市管理难题。

“而当智慧化赋能垃圾分类,将产生新的变化。”中心内,一个装配着芯片的垃圾桶通过IC卡/RFID识别等感知系统,即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内。垃圾桶上方的AI智能监管系统则在第一时间分辨桶内垃圾,识别是否正确分类。商家通过系统不仅能实现换桶或桶式投放,垃圾收运人员还能通过系统来验证出入时的厨余垃圾数据。

记者了解到,根据商户厨余垃圾的投放习惯,鼓楼城管设计了两种投放方式:换桶式和并桶式,分别针对厨余量多寡的商户提供了便捷的投递模式,通过RFID芯片和IC卡以及小程序的使用,大大优化了投放环节,全程智能化的操作,节省了称重和统计的时间,也提高了分类存储、投放的质量。健全的配套清洁设施,搭配定时的除臭杀菌设备,也让垃圾体验中心给人们留下了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良好印象。

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一级主任科员冯唐竞表示,以“科技赋能”为核心,体验中心通过便捷的触控操作和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分出率。鼓楼区为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悉,目前南京在全市范围内共打造完成8个沿街垃圾分类收集点项目,未来将以这些项目试点为契机,总结智能化、便民化经验,推动更多区域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分类场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罗鹏

标签:
责编: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