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盱眙县太和街道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元发展的策略,将辖区内闲置、低效的土地资源盘活,让“低效闲置存量”变成“高效优质增量”,在“小空间”里谋求“大发展”。
向低效用地要资源。土地指标就是“发展权”,面对有限的发展空间,太和街道对辖区内闲置低效土地建立“一地一档”,绘制可利用闲置土地标识图,将摸排出的37个地块共1157.7亩低效闲置土地,详细标注地理位置、利用现状、权属、面积大小等基本情况。同时,为闲置低效土地“定性”,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地块,为后期盘活土地存量、腾挪产业空间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撑。通过建档分析,收回集体闲置土地1500余亩,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3万元。
向产城融合要效益。太和街道地处开发区,立足区位优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实施、社区参与的方式,分类采取资产收储再利用、企业自主盘活等多种模式,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各社区收回城市“灰色”地带、“边角”空间,大力发展“房东经济”,太和社区“邻里中心”项目主体已基本建成,友法社区便民服务点项目正在招标,东方大道便民服务点项目正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可增加租赁收入500余万元。
向连片整治要空间。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发展,是太和街道开展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重点之一。2025年以来,太和街道着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前规划、强化保障、全域推进,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整治,让“闲田”焕发新活力。
截至目前,3块169亩土地已完成连片植绿,7块635亩土地正在开展土地平整,为后续绿化工程及货车停车场、口袋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场地保障,全力推动园区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祝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