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艾香寄相思 纸鸢墨韵承家风” 盱眙太和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
2025-04-03 16:54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清明时节,淮安盱眙县太和街道以“传统为根 文明为魂”为主题,组织各社区联动开展系列活动,通过非遗体验、红色传承、绿色倡导等,将传统节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传承中培育文明新风。

指尖非遗承古韵,艾草青团暖人心

“揉面要轻,馅料放中间,这样青团才会饱满不塌……”在友法社区活动室里,居民们围坐桌前,跟着志愿者们学习传统青团制作。揉绿的艾草面团、清香的豆沙馅料,经过巧手捏塑,化作一枚枚青翠欲滴的“春之礼物”。“这不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记忆里的乡愁。”社区居民朱阿姨捧着刚出锅的青团感慨。

在太和社区“巧手制花寄哀思 文明新风润清明”活动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偶尔低声交流,更多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中。折花、卷纸、用丝带固定花束,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不一会儿,桌上便摆满了制作好的手工花朵。在特殊的节日里,手工花束不仅是一种纪念的形式,更是情感的寄托。

纸鸢传情绘家风,诗笺载爱承美德

在三塘社区,志愿者将非遗风筝技艺与家风教育巧妙结合,开展“墨染纸鸢·诗寄家风”主题活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携手绘制水墨风筝,笔锋流转间,既有金鱼嬉戏的童趣,也有松柏常青的坚韧。小朋友们在风筝上写下“愿家风如春风,温暖代代传”,稚嫩字迹道出传承之意。活动还设置“家风故事分享会”,居民们以诗歌、家书等形式,讲述孝亲敬老、诚信为本的动人故事,让美德在春风中流淌。

红色故事润童心 英烈精神薪火传

在毛营社区“清明忆英烈”活动现场,抗日志士保三娘、李桂五的英雄事迹通过情景剧形式生动呈现。当听到保三娘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的故事时,孩子们纷纷举手,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今天的幸福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孩子们以画笔为媒,创作《清明追思》《英雄树》等主题画作,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对英烈的敬仰。

诗韵传佳情 文明寄哀思

在漫岗社区,志愿者们与居民们饱含深情地诵读了《清明》《寒食》《清明日对酒》等经典诗篇。抑扬顿挫的诵读声,让现场听众深切感受到古人对清明的绵长情思,以及蕴含其中的厚重文化内涵。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借活动契机,积极向居民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向大家介绍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现代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大家摒弃焚烧纸钱等传统陋习,以更加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

(陈俊翔)

标签:
责编: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