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港航:用党员底色提亮“水运江苏”画卷
2025-07-17 16:3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一幅漂亮的画作,需要色彩飞舞和挥洒,在徐徐展开的“水运江苏”的壮阔画卷上,每一个建设者的身影都是跳动的点墨。“即便微小,我也要去做点睛的那一笔。”说这话的,是双桥枢纽项目总工王余廷。

有着二十多年的党龄的他,一直奋战在基建一线;参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曾获中国爆破样板工程和全国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他以自己在船闸、船坞、码头等领域丰富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成为行业品牌的尖刀。

胸怀家国志深情落笔

王余廷立足小岗位,放眼大视野,将绿色发展理念时刻落实在工作实践中。

项目驻地日照充足,他通过推广新能源设施及太阳能路灯使用,采用空气能热水器、新能源机械等设备,让低碳、节能在这里成为美好的现实图景。他组织人员播撒草籽、施肥浇水,花开季节,格桑花竞相争艳,这里成为小小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边坡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增强土体稳定性,王余廷有针对性地采用由天然纤维、植物根系、土壤等组成的植生毯技术,形成具有保水、保土、抑尘、抗冲刷等功能的毯状覆盖物,为工地涂上了一层保湿固土的“护肤品”。

立岗工匠心精准运力

艺高才能人胆大,王余廷一直把钻研技术牢牢抓在手上,以“工匠心”攻“技术关”。

双桥枢纽是通海港区-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咽喉”,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五横”通扬线的重要部分,也是通州湾向苏中、苏南和长江沿线延伸的重要干线航道。项目建成后,能提升区域水运通道的通航能力,助力地方经济。

王余廷深知工程的重要性,在项目工地,他干在一线,学在前沿,大量查阅资料,用新知识攻克新课题,新技能破解新问题。作为技术骨干,他带领部门同志,聚在一起,抱团发力,靶向出击。一道道技术难题迎刃而解,一项项创新技术难中求进。他优化方案,精准对标,以首件工程样板示范,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工程项目实现提速提质提效“三提升”。

厚植为民情彰显党性

王余廷吃的是技术饭,怀的是为民情。他说,“党心连着民心,民心就是党心。”

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收尾阶段,有个农户不肯在协议上签字。得知情况后,他登门拜访了解情况。这家困难户,两个女儿均患重症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照顾女儿无法外出务工。男主人老陈出过车祸不能干重活,鱼塘是全家重要的经济来源。虽然获得还塘费和新鱼塘补贴,但哪里找到新鱼塘?三伏天整塘鱼如何“搬家”?老陈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王余廷四处张罗,帮助解决困难,并且安排老陈就近打零工贴补家用。工作对象成了结对对象,“钉子户”成了他的“帮困户”,党心民心此刻连成一心。

“水运江苏”画卷敞亮,党员先锋初心不忘,如今,双桥枢纽工程正在全力“加速度”,王余廷依然满怀激情奋斗在基建一线,他决心用党员底色为“水运江苏”画卷提亮。

标签:
责编: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