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南京晓庄学院“小红灵”实践团赴泰州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
2025-07-24 16:25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铭记抗战历史,赓续红色血脉,7月初,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红灵”实践团队奔赴江苏泰州黄桥战役旧址群,开展“寻抗战记忆根脉,创精神传承新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地探访、深度研学的形式,追溯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出发前,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实践过程中均由实践团成员自主策划讲解。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一婷同学以独特的建筑视角,为队员们解读了馆前22级台阶的深刻寓意,“每一级都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年轮。”斑驳的台阶无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诉说着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不屈精神。张红霞同学则结合馆藏《黄桥战役态势图》与320件珍贵实物,生动还原了“5000新四军歼敌1.1万”的战争奇迹。她指着展柜中的土制地雷和竹签阵模型说道:“这些简陋武器背后,是人民战争的伟大智慧。”泛黄的地图与斑驳的实物,不仅见证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更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画卷,为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鲜活教材。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陈朝博同学还原陈毅“煤油灯罩当放大镜、八仙桌沙盘”的指挥场景,解密“联李孤韩”统战智慧。

实践团探访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在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泰州烈士陵园,聂靖函同学首先介绍陵园历史背景与纪念意义。薛沁怡、雅楠、薛雯文随后动情讲述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感人事迹,通过鲜活的英雄故事,将先烈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形象深植人心。全体队员肃立英烈墙前,以敬献鲜花、鞠躬默哀的庄严仪式,表达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在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孙奕城同学以1949年渡江木船实物为课堂,串联起人民海军从白马建军到深蓝远航的奋斗史诗,他对比展厅内1949年木船与2025年航母编队照片,诠释“从舢板舰队到三艘航母、万吨大驱的跨越,是几代海军将士‘向海图强’信念的接力”。木船上的弹痕与锈迹,成为“忠诚无畏、自力更生”海军精神的无声铭文。

实践团成员讲解革命烈士感人事迹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生动的历史教育课,通过对革命旧址、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的实地探访与自主讲解,同学们不仅重温了黄桥战役的辉煌、海军诞生的历程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更在沉浸式的体验与互学互讲中,深刻感悟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体认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家纷纷表示,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同学们决心将红色之旅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学习,锤炼本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此次寻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小红灵实践团”还以“1+N”的模式深入泰州、南京、宿迁、盐城等地,走进14个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开展实践调研。实践团指导老师王翼凡表示:“未来,实践团还将通过线上线下宣讲、微视频等形式,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通讯员 王翼凡)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