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湖滨新区:“小挂账”解民忧 作风转变在一线扎根
2025-08-15 14: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宿迁湖滨新区紧扣“学查改”一体推进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基层干部深入一线调研不足、诉求跟踪督办机制不健全等基层治理短板,6月4日,区党工委书记张先彦在井头街道调研时创新提出村书记“小挂账”工作法,要求全区4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践行“一线走访、随身记录、及时销号”,直通民情、速解难题,推动作风转变在基层扎根。

“记”于一线,脚步丈量察实情

“有时村务繁忙,难免遗漏群众反映的事项。自从有了‘小挂账’,不仅再无遗漏,群众看到诉求被现场记录,也更愿意和我们敞开心扉。”晓店街道周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郭政对笔者说。

翻开郭政的“小挂账”,7月26日记录着:“接孙某电话,夫妻闹离婚分割财产,求助调解。因在培训,约返后处理。”培训结束后,郭政第一时间登门,分别做通夫妻二人工作,成功化解矛盾,促成两人和好。群众眼见“小本本”真管事,建言献策的热情更高,形成了“书记用心记、群众愿意讲、问题高效解”的良性循环。

“小挂账”工作法推行以来,全区46名村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项目现场,累计走访920余次,原汁原味记录群众“急难愁盼”及建议480余条。每条记录清晰标注时间地点、问题来源、反映人、期望时限等要素,让问题从群众心头“浮”上干部案头。

“解”在当下,销号纾困显担当

6月中旬,井头街道马楼社区党支部书记杨阳在宋庄景园小区走访时,居民邵某反映:小区东北门雨季积水严重,雨量大时甚至倒灌车库,存在安全隐患。杨阳立即将问题“挂账”记录。当天,他召集社区干部现场勘查,迅速商定解决方案,增建集水槽并接入雨水管网。施工随即展开,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小挂账”的关键在于“销号”,核心是快速响应、闭环解决。针对群众反映立行立改的问题,要求做到“24小时内响应,原则上3天内办结销号”;针对复杂难题,通过“吹哨报到”机制,推动乡镇街道与相关部门单位“同题共答”,明确责任主体与时限,纳入上级督办。确保每一个问题不搁置、不落空。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村书记以“挂账—销账”实战淬炼担当,先后推动解决道路修补、路灯安装、管道疏通等群众身边“关键小事”430余件,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

“促”向长远,乡村蝶变展新颜

“戴书记,今年天旱,地里没水浇,小麦减产了。眼看秋季播种,再旱可咋办?”6月中旬,皂河镇八井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戴继超在走访中,村民陈琳道出忧虑。

长期以来,八井村因地势高洼不平,雨季内涝、旱季缺水,农户只能靠天吃饭。面对这一历史性难题,戴继超以“小挂账”为行动抓手,多次到市、区相关部门争取协调项目资金支持,先后投入30余万元,新建2座泵站、铺设1300余米排灌渠、平整350亩土地,有效引蓄十里长河水源,历史性解决了耕地“旱改水”难题,预计帮助农户每亩年增收500元。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各村(社区)以“账本”为指引,聚焦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升级、环境整治等关键领域,已系统梳理并推进发展性难题20余项,持续将具体行动转化为提升乡村承载力、激活发展内生动能的实际成效。

“小挂账”记下的是民情,解开的是民忧,更撬动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它推动着基层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资源要素向基层汇聚,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丁垚  张雨晗)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