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睿翼”运行时长创纪录 我国重型燃机技术获突破
2025-08-22 15:46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8月21日,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电公司)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中国华电自主研制的“华电睿翼”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累计服役等效运行时长突破2000小时。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F级重型燃机国产透平一级动叶实际运行时长的纪录,更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进一步筑牢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防线。

勇挑重担,攻克“卡脖子”技术

重型燃气轮机作为能源领域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地面发电和电网调峰,在国家能源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设计、制造涉及多物理场耦合、多学科技术集成,技术挑战极高,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然而,长期以来,相关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成为制约我国能源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战略决策,旨在攻克“两机”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资央企,华电江苏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主力军”作用,率先将“卡脖子”任务清单变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务清单。此后数年,华电江苏凭借先行先试的勇气与扎实的技术实力,在重型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22年,完成国内首台9FA重型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2023年,又成功完成国内首台三菱E级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华电江苏的创新活力,更为开展重型燃机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华电睿翼”国产透平一级动叶在戚电公司成功完成48小时挂机试验。这一试验的成功,不仅为长周期装机试验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更坚定了项目团队的信心。“如果说进口燃机控制系统(软件)国产化改造是一座山,那硬件国产化就是‘山外有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华电集团劳动模范贡文明说。

精心筹备,全力保障项目推进

为确保“华电睿翼”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长周期挂机试验的顺利进行,华电燃机公司、华电电科院与戚电公司在48小时装机试验期间,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试验指挥部,全面负责试验验证工作。

试验前,三方严格依照拆装工艺流程,细致做好各项启动前准备工作。戚电公司积极与江苏省电力调度中心沟通协调,争取设备检修时间,为国产叶片装机创造有利条件。试验启动后,由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保障团队,24小时坚守生产现场,密切监视设备运行工况。一支操作经验丰富、事故处理能力出色的操作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全力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类“干扰项”。同时,为应对突发情况,三方还制定了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48小时装机试验结束后,三方团队立即对拆除的装机叶片进行全面“体检”,运用内窥镜检查、超声波和涡流探伤等先进手段,仔细检查叶片表面是否存在细小裂纹、凹痕等缺陷。经评估,叶片性能得到进一步肯定,为后续长周期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持续攀登,迈向科技新高峰

距离48小时装机试验成功过去4个月。国产叶片马不停蹄开展复装工作,迈出了由短期验证向长周期挂机的关键一步。戚电公司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成为开展F级燃机国产透平一级动叶长周期实验的“先行军”。有了48小时试验成功的经验,项目组成员信心倍增。

“要想后期大批量投入市场,48小时是肯定不够的,只有通过长周期恶劣条件下服役的测试,才具备量产、投入市场的条件。”

进入6月,常州气温逐渐攀升,装机叶片迎来了装机试验以来的首次大考——迎峰度夏。身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的戚电公司,深度参与电网调峰任务。截至8月21日,国产动叶所在试验燃机已顺利完成启动95次、停机94次。在此过程中,动叶的耐高温性能、精密铸造和特种加工工艺等得到有效验证,标志着我国F级重型燃机核心高温部件基本实现了从设计制造、特种加工、测试检验到服役评估的全流程自主可控。

长周期装机试验验证期间,项目组对燃机排气温度、振动等反映叶片健康状况的重要数据进行严密监视,坚持日统计、周对比、月复盘,确保数据结果在控可控。华电江苏公司每月牵头组织华电电科院、燃机公司、戚电公司技术人员开展三方座谈,共同评估叶片健康状况,研究试验推进可行性,有效保障设备健康水平。

透平一级动叶作为重型燃机热端关键零部件,设计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服役环境恶劣,其生产制造涉及高温合金材料研发设计、精密铸造加工等核心技术工艺。此次试验验证,初步建立了相关测试试验考核方法、流程和规范,推动产业上下游在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应用各环节形成合力,为实现从规范制造到批量化生产制备奠定了基础。

戚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戚电公司拥有百年红色基因,历史上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这次,我们也当仁不让。国家有需要,我们有响应;国家要突破,我们勇当先锋!”

此次“华电睿翼”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长周期挂机试验的成功,不仅为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燃机整机示范运行扫清障碍,更助力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罗鹏 通讯员 李慧

标签:
责编: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