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23日,碧波荡漾的长江上,一声汽笛划开江雾,“江豚保护号”缓缓驶出——2025年第七届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由此启幕。
巡护艇化身“移动发布厅”,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海城介绍,为期一个月的活动里,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并爱上”江豚,主题月把科研、运动、教育、文旅串成“生态项链”。
- 11月9日将开启明城墙中华门“江豚公益跑”,咕咚App同步开放全国“云跑”。
- 10月15日起面向公众征集反映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与人文精神的摄影作品。本次影像展将于11月9日(初定)在南京明城墙中华门等处举办,将持续至11月下旬。
- “全民观测·寻迹微笑”首次对外招募志愿者,入选者将有机会登上“江豚保护号”巡护艇,参与保护区水域巡护、影像记录与科学数据采集工作。
- 此外,主题月期间,滨江南京长江江豚监测站的江豚书屋、江豚邮局还将开展主题讲解、青少年环保课堂。
“保护区种群已稳定在65头左右,科技帮我们解决了‘找不到’的老大难,下一步要让市民‘看得见、跑得近、爱得深’。”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张俊表示。
在“江豚保护号”甲板上,记者还发现了一套“水陆空”智慧监测网:无人机高空盘旋、水下声学设备实时“监听”、智慧平台一键预警,“水上—水下—岸线”立体监测网让江豚每一次不到1秒的“微笑闪现”都被精准捕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梅志刚介绍,AI声光融合系统已能把江豚位置秒传给无人机和岸基摄像头,“过去靠肉眼碰运气,如今用算法追声音”。
“过去担心江豚看不见,现在想让它们被看见、被记住、被追逐。”梅志刚透露,海量影像将同步上线“云展厅”,未来游客打开小程序就能查到“最佳观豚时间+地点”,把生态体验变成南京文旅新IP。
据悉,线下报名通道与线上互动小程序已同步开放。登艇、奔跑、看展、做志愿,总有一款“护豚姿势”适合你。
这个秋天,南京邀请你一起为“长江的微笑”打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云
部分图片来源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