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税务:政策赋能添活力 服务贴心筑根基
2025-11-25 14:40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部署要求,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税务局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持续深化效能税务建设,精准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政策与服务协同发力,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夯实经营根基、激发创新活力。

政策赋能 绿色“动能”助推转型升级

走进扬州泰富港务有限公司厂区,智能化水循环处理设备正平稳高速运转,汩汩清流顺着预设路径循环往复,设备运转的低噪声与水流声交织,勾勒出工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共生的画面。

作为目前扬州地区唯一一家工业用水效率达国家先进值的企业,扬州泰富港务的废水循环系统可净化处理码头冲洗水、喷淋降尘水等,处理后水质满足工业复用标准,日节水超800吨,相当于20个家庭年用水量,水资源循环利用成效显著。

“新设备投用后,我们每年能减少长江取水30万吨,节约水资源税15.5万元,更省下水处理费12万元,一年下来直接降低成本近30万元,这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绿色智慧’支持!”财务人员王慧敏介绍,在引进这套设备之初,企业曾因技改投入成本较高、对政策红利把握不准而犹豫。税务部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结合企业生产规模与用水现状,细致测算节水改造后的税负变化,详细解读水资源税减免细则,用“算细账”的方式帮企业理清优惠收益,让企业彻底打消顾虑,坚定了加大绿色技改投入、走节水增效之路的决心。

据悉,扬州税务部门坚持以科学精细、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打造效能税务,针对水资源税征管与企业绿色发展需求,主动与水务、环保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持续将水资源税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真金白银”,既让节水型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扩大绿色投入,也为更多工业企业探索“环保技改—税费减免—再投入升级”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参考。

精准防控 风险“屏障”守牢发展根基

成立于1988年的扬州诚德钢管,以冷拔小口径无缝钢管起步,历经三十余年砥砺前行,如今已成功突破超超临界电力机组用大口径无缝钢管核心技术,实现国内电力机组主管道国产化和成套供给,为国家火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根最高耐受温度650℃无缝钢管,更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标杆成果。

“这根‘高温钢管’的诞生,是我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二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而合规经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财务负责人金仁江坦言,在企业技术迭代与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为合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税务部门定期开展的“上门体检”与风险评估服务,通过政策精准推送、涉税风险预判、流程优化建议等举措,帮助企业提前排查潜在税务风险。“这种预防性监管模式,相较事后补救更有保障价值。”金仁江说。

为夯实税务合规基础,扬州诚德钢管主动发力,组建专业财税管理团队,牵头制定覆盖发票领购、开具、保管及纳税申报全流程的《税务管理制度》与《发票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识别标准、分级应对流程及责任部门,将涉税风险防控嵌入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关键环节。同时,常态化开展内部审计与税务自查工作,定期开展合规培训与流程复盘,从源头降低涉税风险,以规范化管理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扫清障碍。

靶向问诊 信用“引擎”激活主体活力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纳税信用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金字招牌”。为护航经营主体合规健康成长,扬州市税务局依托纳税信用修复相关规则,主动深入企业开展“靶向问诊”,通过政策宣讲、流程指导、全程协助等举措破解失信症结,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纳税信用。

创立于1885年的百年老字号富春茶社,是扬州早茶的代表品牌,至今深受消费者青睐。“企业经营就像做包子,必须真材实料,合规是长远发展的前提。”企业负责人徐颖宏如是说。

此前,富春茶社因业务部门集中采购数百万元原材料后未及时与财务沟通,大量进项发票在淡季集中认证抵扣,而同期销项不足,导致企业连续多月增值税零申报,纳税缴费信用等级从 A 级降至B级。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当地税务干部主动对接企业,安排专人辅导开展纳税信用修复,同时指导其建立系统化内控体系,实现人力资源配置、财务报销、税款核算申报、社保医保缴纳等全流程业财融合与制度覆盖。

“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纳税信用对我们很重要。”徐颖宏表示,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企业严格完成整改,纳税缴费信用等级成功重回A级,为赢得市场信赖、巩固行业口碑提供了重要保障。

(谈鍌)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