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爱无言:陆丁荣200余万根银针的使命答卷
2025-11-28 17: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她是一位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者,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她便立下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誓言,在洪泽区中医院一干就是26年;她是患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一名“白衣天使”,诊台前患者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26年来,用200余万根银针救治患者10多万人次;她更是科室同事心中的好大姐、好榜样,用言传身教传递着医者的温暖与担当,她就是洪泽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陆丁荣。

1999年6月,陆丁荣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怀揣着对中医的热爱和对医者使命的敬畏,毅然选择来到洪泽区中医院,正式开启了她的中医临床生涯。

在从医之初的岁月里,陆丁荣接诊的患者大多被颈肩腰腿痛困扰。她深知,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而言,医生的职责就是用快而有效的方法为他们解除痛苦。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一头扎进了中医临床实践中,白天接诊患者,仔细观察病情、记录病例;晚上挑灯夜读,钻研中医典籍,揣摩针灸技法。​

26年的深耕不辍,让陆丁荣积累了扎实的临床经验与精湛的针灸技艺。在常人眼中看似简单的“下针”,在她看来却是一门需精益求精的学问。她说:“行针方法和手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季节甚至体型来调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年轻人体质好,多采用泻法;老年人气血亏虚,则要用补法;胖瘦不同,针刺的深度也需精准把控;即便是同一个穴位,因患者体质差异,得气的感觉也各不相同,需要随时调整针的角度和方向。对于医生来说,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

惠民小区有位 80多岁的黄奶奶,患有双侧肩关节肩袖损伤、肩周炎、颈椎间盘突出等多种顽疾,饱受疼痛的折磨,夜晚常常无法入眠,在哭喊中度过,严重时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经亲戚推荐,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陆丁荣医生。​

接诊后,陆丁荣耐心倾听黄奶奶的陈述,仔细查看她以往的病历和检查资料。面对黄奶奶疼痛部位多、病程久、年龄偏大的复杂病情,治疗难度不言而喻,但陆丁荣医生并未退缩。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刻理解,她为黄奶奶量身定制了一套集针刀松解、针灸通络、中药调理于一体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转机出现了,住院仅三四天,黄奶奶的疼痛就明显好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黄奶奶的病情基本痊愈,顺利出院。

如今,黄奶奶的生活早已重回正轨。每当身体偶有疼痛不适,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陆丁荣医生,一个电话、一次复诊,总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她说:“陆医生是我的救星,她不比闺女、儿子差,有她治疗我心里踏实。”

在陆丁荣的诊疗生涯中,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2025 年8月25日,高女士突发脑梗,经外地医院治疗后,病情改善并不明显。2025年9月15日,她转入洪泽区中医院就诊。此时的她讲话含糊不清,头腿无力,舌头半边发麻,生活几乎无法自理,眼中满是对病情的无助与对未来的绝望。

目睹这一幕,陆丁荣内心深受触动,暗下决心要为高女士重拾健康。她结合高女士的病情,制定了针灸、放血、针刀配合中药调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陆丁荣精准把控每一个诊疗细节,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用耐心与专业陪伴高女士对抗病痛。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高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不仅能够清晰地说话、自主行走,还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重获健康的高女士难掩喜悦,由衷感慨:“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太神奇了!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现在我对中医充满了十足的信任!”

陆丁荣对中医“上病下治、里病外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系统观念,有着透彻的体悟与坚定的践行。在她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病痛的根源往往不在表象,唯有辨证施治、精准取穴,才能事半功倍。

洪泽经济开发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因用力不当导致腰部剧痛难忍,无法伸直,只能弯着腰来到门诊。 陆丁荣接诊后,并未在腰部施针,而是在他手背上的腰痛穴位扎进两针。患者心中满是疑惑,却又碍于信任不便多问,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配合治疗。没想到,短短几分钟后,陆丁荣拔针的瞬间,便轻声示意他试着活动腰部。患者半信半疑地慢慢舒展身体,惊喜地发现,困扰他的剧烈腰痛竟大幅缓解,原本僵直的腰身不仅能顺利直立,还能轻轻转动。

除了日常坐诊,陆丁荣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公益义诊活动。仅近一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农村、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广场等场所,累计开展义诊 70 余次,把中医的温暖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今年7月25日,在东双沟镇草泽社区的义诊过程中,陆丁荣医生的桌前排起了长队。东双沟镇草泽社区四组 81 岁的严登徐老人,双眼模糊发花、频繁流泪,这一症状已持续十多年,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陆丁荣俯身向前,耐心倾听,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听完陈述,她温和地解释:“大爷,您这是肝肾亏虚导致的眼病,我先给您扎几针试试。”说完她在老爷爷手臂上的灵骨、合谷、三叉三等穴位扎了五六针。前后不过几分钟,严登徐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喊道:“清楚了!清楚多了!刚才看你胸前工牌上的字都模糊,现在能看清名字了!”老人瞬间的希望被点燃了,他说:“你们要是能经常下来就好了,我的眼睛说不定就能治好,太谢谢你了!”

作为科室里的“老大姐”,陆丁荣始终以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作风,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事。她不仅在专业上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影响带动团队共同进步,更在生活中给予年轻同事家人般的关怀。

康复治疗师齐小静至今还记得,不久前的一个周日,她突然晕倒,家人紧急将她送到就近的医院治疗。陆丁荣得知情况后,立即打电话向她的家人了解情况,之后又连发多条信息,嘱咐她注意休息,安心养病,等身体养好了再上班。齐小静说:“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陆主任不仅在工作上关心我们,在生活中也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有这样的老大姐,我们心里特别有安全感。”

​银针起落间是精准施治的智慧;岁月流转中是不离不弃的坚守。陆丁荣用26年光阴,将200余万根银针化作健康的桥梁,连接起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她用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亦能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韩夕玉 顾爱萍)

标签:
责编: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