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微致著 小工人也能取得大作为——记全国劳模朱洪斌
2020-11-25 16: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晓琴  
1
听新闻

他是江苏电力的一线工人,却通过科技创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他是连续两届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也是83名委员中惟一不是学化学的一位;

他没真正读过大学,但是他凭借一项项科技成果制修订了国家标准2项、电力行业标准18项……

他是朱洪斌,今年54岁,是国网江苏电科院的一名油务工,却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十大最美职工、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众多国家级荣誉的获得者。参加工作32年来,他着眼于电力用绝缘材料智能化分析方法及电力设备故障预警诊断,自主开发的10余类装置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全国推广使用,为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推进现代电力绝缘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小工人”成长为“大工匠”,成为了新时代工人成长的“王牌范本”。

一瓶口服液激发灵感,2小时攻克行业难题

在电力行业,变压器油中含气量的现场检测曾困扰技术人员20多年。如果含气量高,变压器内就像摇晃的可乐一直产生大量气泡,极易在电场中造成“气穴”放电,毁伤变压器。从1992年起,朱洪斌就开始研制全自动油中含气量的分析仪,那时他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脑子里时刻盘算着设计思路。然而两年攻关却以失败告终,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狭窄,恶补了3年自动化控制、机械加工、材料成型、电工基础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但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2017年的一天,他因感冒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看着药瓶,他联想到一直无法解决的密封性控制问题:“药物在瓶子里处于密封状态,那么试验样品能不能把液体移除,在密封装置中形成真空?”

2小时后,“变压器油中含气量真空检测装置”的原型图纸诞生了;3个月后样机生产出来;随后朱洪斌优化设计,将进样口直接连接在变压器上,不需要把样本送到实验室,现场就可以完成检测全过程,即使油中有一百万分之一的气体也能被检出。目前该装置一代产品已经出厂,在江苏电网全面推广应用。

人们往往惊叹于他2小时解决行业30年的难题,却忽略了他为那2小时已经准备了25年,在1分灵感后面,是99分汗水和付出。

首创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为国家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在特高压、超高压等高电压等级电网运行中,更多运用电力绝缘气体也就是六氟化硫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六氟化硫气体就相当于电网设备的“血液”,其质量直接决定着设备的“健康”水平。正因如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了六氟化硫气体的各项质量指标,电力人员必须将这9项指标一一开展检测,衡量其是否满足要求。

以往,六氟化硫气体分析有着三大棘手难题:检测耗时长、单个样品至少18个小时;步骤繁琐,必须专业的化学技术人员才能开展;无法在现场检测,需要从变电站将六氟化硫气体钢瓶运回实验室,检测合格后再运到变电站使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量需求、促进可持续绿色发展,国家电网全面迈开了特高压工程建设步伐。特高压工程六氟化硫气体用量是常规变电站的几十倍。2016年,江苏电网开始筹建南京、泰州特高压变电站,两站的六氟化硫气体至少要抽检其中800瓶。朱洪斌算了笔账:团队共有6人,按当时检测技术,即使每人每天24小时工作,也要100天,根本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周期需求。

决不能耽误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朱洪斌没有向困难妥协,开始攻关六氟化硫的检测技术,跟时间赛跑,像西天取经一样“打怪升级”。先后发明基于PTFE滤膜分离的矿物油检测方法、六氟化硫酸度及可水解氟化物平移分析方法等等10余项先进技术,成功研制了六氟化硫气体现场质量现场一体化检测技术及装置,在全世界首次实现9项指标的仪器化、一体化分析,将检测时间从原来的18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更杜绝了气体高压钢瓶由现场运回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如今,朱洪斌研制的六氟化硫现场一体化检测装置已经升级到第四代,在苏通GIL综合管廊长江隧道,1000kV交流特高压淮南-南京-上海、蒙西-天津南,±800kV蒙西-长沙、锡盟-泰州等6个国家重点工程应用,短时间内即完成了大批量六氟化硫气体的质量验收,确保了工程进度。

“小工人”走向“带头人”,充分发挥劳模引领精神

2017年1月9日,朱洪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荣誉的取得没有让他沾沾自喜,作为一名工人,他将带领大家共同进步作为了自己新的目标。

朱洪斌致力于电力标准化工作,将自己的创新成果无私转化为标准方法,供全行业参考使用。近三年,就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让先进技术在电力行业全面普及,大幅提升了全国电力绝缘油气检测水平。他提出的标准油样的配制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将标准油配置批次偏差由5%的国际水平降低为1.87%;发明的绝缘油保存方法,将油样的保存时间从国际最优水平的30天提升到了180天……他用远优于国际水平的成果带领中国电力油气专业走向国际舞台。

作为江苏省优秀劳模代表,朱洪斌在做好专业工作及创新攻关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集聚带动效应,鼓舞职工群众练就过硬本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创造。作为江苏工匠先进事迹报告团代表之一,朱洪斌在南京、苏州、南通、泰州等地市进行巡回演讲,分享自己磨砺成才的心得,充分发挥了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参加了“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长三角工匠论坛”等活动,分享自己对“科学、劳模、工匠”精神的理解,号召一线员工切实负担起新时代赋予产业工人的历时使命,在工作中丝毫不将就、专业、专注,用不懈的坚持争创卓越的业绩。如今,他还是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多所高校的特聘导师,用自己的奋斗历程不断激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不负韶华、壮志报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为了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朱洪斌克服疫情期间人员紧缺、交通不便的困难,在江苏电网构建油色谱网络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全省13地市、5个特高压站及电科院实验室色谱分析系统的样品自动分析、仪器远程操控、异常数据实时分析、检测结果及时诊断,全面提升实验室离线色谱检测精度及设备潜伏性缺陷评估水平,给一线绝缘油检测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每当有人问起:“朱工,您已经取得这么多荣誉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他总说:“我没觉得多累!对我来说,工作是快乐的,跟团队成员一起不断进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我乐趣无穷!”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