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
2025-03-29 13: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3月28日,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聚焦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等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全国80所高校、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江苏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职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联合承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尹伟民、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李振陆、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陈松灿、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校长张有东、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庞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杜庆波主持。

会议现场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在致辞中表明,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塑社会生产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生态。面对职业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师资培养、课程适配、教育特色等挑战,田校长提出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加强AI价值观引导等重要发展路径。

田敏 致辞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陈松灿在致辞中提出,可利用三大实践路径破解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面临的核心命题:一是构建职业教育"工匠之手"与通识教育"智者之心"深度融合的能力图谱;二是打造分层培养范式,通过“问题拆解-工具适配-实践反思”三阶教学法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技术驾驭力与价值判断力;三是深化产教协同生态,联动DeepSeek等科技企业推动职业院校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共振。

陈松灿 致辞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在致辞中着眼未来人才培养新范式,提出了三大战略方向:一是构建"AI+专业"的课程矩阵,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头部企业共建智能技术实践基地;三是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圈,开发模块化在线课程体系,服务从业者技术迭代需求。

金莹 致辞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尹伟民在讲话中表示,人工智能应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引擎,针对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系统性挑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动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改革: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第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实施路径;第三,优化生态系统,凝聚发展合力。

尹伟民 讲话

杜庆波 主持

上午的主旨报告邀请到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韩锡斌、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处、就业处处长邓志辉。四位专家分别围绕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学变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午专家报告

下午的主旨报告邀请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何淼、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方伟、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学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姚存治、北京华晟经世教育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晓芳、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周克龙分别作主旨报告。六位专家继续就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理念思路、课程体系构建、交叉人才培养、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下午专家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凝聚了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素养提升、实践导向、产教协同”三大核心共识,也为加速实现从传统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思考方向,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提供了新动能,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