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摁下全域精准脱贫“快进键”
2020-07-23 10:05:0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记者 刘华 杨尚 通讯员 李卫兵 孙国柱 喻敏  
1
听新闻

“看这蘑菇,个头不小还鲜嫩,长势非常好!”在涟水县红窑镇裕淮菇业的菇房里,分列两排、多达六层的菇床上,一朵朵乳白色的蘑菇探出了头,长势煞是喜人。该镇西园村村民范燕莉说,她每月在这里打工,净收入4000元左右,“工作相对轻松,还能就近照顾家里,周边不少人和我一样,选择在这里上班。”

截至目前,涟水县11.06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53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有看头、有亮点、有成效,体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省委副书记、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振鹤对涟水脱贫攻坚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产业驱动

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涟水县朱码街道花桥村利用省奖补资金30万元实施瓜蒌栽植项目,当年就喜获丰收,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2019年,该村又流转100亩土地扩大瓜蒌栽植面积,同时流转70亩土地种植黄花菜。“通过这两个项目,村集体增收了30多万元。”朱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花桥村第一书记陈燏高兴地说。

“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以产业扶贫为纲,产业培育、基地打造、主体带动为目,纲举目张。”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

今年,涟水县创新出台《低收入村增收十条》,明确产业引领、园区带动、土地流转等增收路径。累计整合帮扶资金7亿元,先后实施51个村级光伏电站、12个“整村推进”、10个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等近百个项目,实现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项目的全覆盖。

产业驱动,激活一池春水。在陈师街道百药园菊花种植基地,近百名务工群众笑逐颜开地忙着采摘、分拣。“2019年大丰收,亩产达到700公斤!”该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菊花市场行情稳定,每斤价格上涨了2元,亩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

精准点穴

千军万马进千家万户

涟水县整合优质扶贫资源,精心打造全省首家以“志智双扶”为主题的“阳光扶贫超市”,创造性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该县扶贫办主任席虎说,已有5000多名帮扶责任人、10000多名低收入群众到“超市”淘宝取经。在平台带动下,1668户实施精准到户项目,3376名低收入群众就业,50余个经济薄弱村成功实施壮村项目。

结合阳光扶贫季度走访,涟水县组建“百姓名嘴”宣传队,开展“扶贫政策进镇村”活动,下发扶贫政策“口袋书”、宣传单7万余本(份)。

涟水县重点推进农村电商平台体系建设,采取“传统农产品+实体经营+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让县域特色农产品全面“触网”,有效提升消费扶贫的覆盖面和参与度。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村小二”项目在涟城、朱码等街道乡镇布点37个,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日均产生订单760个,年可实现销售3000万元。

前不久,涟水县与苏宁易购合力打造的中华特色馆涟水馆正式运营。“我们线上线下两端发力,集中推介捆蹄、鸡糕等特色农产品及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产品。这将是涟水优质农产品流通的‘高速路’。”该馆负责人张静杨信心满满。

全面托底

坚持高质可持续路径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涟水县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住房保障、救助保障、教育保障三线并进的高质量脱贫路径。

在成集镇条河村农村新型社区,白墙黛瓦的江淮风貌房屋错落有致,村民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百姓广场等一应俱全。“我添了两三万元拿了一套138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房,感觉比城里房子还好,现在每天都和老伴到小区广场上散散步、跳跳舞。”居民刘中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瞄准脱贫高质量,涟水县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投入3212万元,对3219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爱满屋’——1+X关爱行动”,为危房改造户购置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一建了之,要让困难群众不仅有房住,还要住得好。”涟水县县长时勇表示,该县正全力加快“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进程。

为确保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涟水县综合用好“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教育扶贫方式,始终将控辍保学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推动“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系统结算服务等政策落地,将精准补充医疗保险赔付起付线由原先的10000元降至6000元,进一步扩大了受益面,累计赔付8408人次、近900万元。

“我们将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魄力,摁下全域精准脱贫攻坚快进键,一件一件抓落实,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确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决胜战,让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王向红说。

标签:涟水县;脱贫;增收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