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芦蒲镇: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2021-05-12 09: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姚海燕 董加彩 高松林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这里,水绿天蓝,鸟语花香;这里,风景如画,生态宜居;这里,瓜果飘香,百业兴旺......

芦蒲,地处阜宁、涟水、淮安三县(区)交界,她东携苏北灌溉总渠浩荡入海,西牵黃河故道闲庭信步。她就像一块温润的“绿翡翠”,镶嵌在这两条柔婉飘逸的绿色缎带上。

近几年,芦蒲镇紧紧围绕县委“突破内陆恩维,聚力绿色发展”和市委“两海两绿”路径,咬定“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建特色区”的绿色发展目标,将传统设施农业转型为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该镇累计流转土地12000亩,搭建钢架大棚658亩,种植露天高效农业作物5000多亩,水产养殖2800余亩,种植中药材2000多亩,稻虾综合种养3200余亩、新造成片林8000余亩,打造绿色村庄4个,沿古黄河堆堤9个村(居)已拓植果园5000余亩。为建设美丽阜宁增添了浓墨重彩。透过芦蒲镇绿色生态建没的窗口、可窥该镇擦亮绿色发展“底色”、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绿色生态就是“健康”,就是“生命力”。“绿色生态就是我们的资源,就是我们的财富”。这已成为芦蒲干群的广泛共识。他们在毫不动摇做好“低效供给,低端产能”的减法同时,积极做好“高端产业,绿色产业”的加法。该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黄河故道打造成“五六七八九,月月有水果;六七八九十,月月有收入”的林果产业经济带。同时以沿线临黄村绿色生态园为龙头,打造临黄、周门等村千亩花圃苗木基地,延长绿色生态产业链。该镇打造童北线两侧高效设施农业经济带,全力打响生态有机农业品牌。该镇打造入海水道沿线水产养殖经济带。围绕实现“生态+效益”目标,以新荡村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为龙头,科学规划,实施废沟洼塘整治工程,引进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实施高密度、零污染、低用药水产养殖,逐步形成循环水生态养殖区、生态螃蟹养殖区、高效设施渔业养殖区、生态龙虾养殖区等特水养殖区域,干方百计促进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为芦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以绿塑旅,以旅彰文,芦蒲致力于绿色生态涵养“诗和远方”。

该镇注重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利用芦蒲烈士纪念园扩建和我县二号旅游线以及古黄河大桥开通的机遇,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申请规划周门战斗遗址和清朝爱国名臣裴荫森墓园。积极主动策应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四道合一”项目建设,加大黄河故道千亩中山杉园、千亩果品采摘园的农旅融合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百亩花卉苗木基地,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该镇重点打造中山路沿线特色林果经济带,沿古黄河堆堤9个村(居)现有果园5000余亩,林果产业经济带已初步形成。并且坚持全镇一盘棋,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实行连片复绿、扩绿,做到应绿尽绿,构筑完善纵横交错的绿色生态体系。同时,围绕绿色产业,新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解决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短板,增加集体积累和群众收入。

生态是大自然对芦蒲最好的馈赠,也是芦蒲最宝贵的家底。芦蒲坚持绿色富镇、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生态“红利”。该镇强化生态保护,以成功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没示范镇”为动力,再接再厉,按照国家级生态镇创建标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污水管网、农村改厕、绿化提升等配套建设。积极实施林业生态示范工程,建立以三联村为中心的鸟类保护区,设立禁捕马类标志,成立专门巡查联防队组织。该镇突出开发绿色新能源,挖掘光伏、风力清洁能源潜力。目前,在镆区已建成占地800亩阿特斯光伏发电场。在黄河堤田,由江苏金海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规划投资28000万元,建设50MW分散式风电及配电线路项目。现在,已完成9MW分散式风电及配电线路项目建设,3台风机已架设,全部并网发电。

回首昨天,绿色芦蒲生态美,展望明天,美丽芦蒲更幸福。生机勃勃的芦蒲人,正在承古黄河的哺育滋养,赍东淮河的浩然灵气,沐好政策的阳光雨露,橹起袖子加油干,迈开乡村振兴新步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遵循生态规律,打造美丽家园,力争早日实现生态特色镇的夙愿。

标签:绿色生态;生态;黄河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