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经济开发区以亩均改革赋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2021-09-23 16: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经济开发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化亩均产出与效益,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从“数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以“亩改”促“双提”。“‘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来,我先后两次受邀到开发区亩均高产企业参观学习,改革的浓烈氛围让我意识到,任何一家,必须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才能适应现在的新环境。”昊科新能源位于姜堰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米,董事长倪来新说,“为此,我们公司出租了部分厂房,启动了1.6亿元投资计划,盘活35亩存量用地,规划新建2.3万平方米厂房,购置全自动热浸镀锌生产线等设备,实行盘扣式脚手架自动化生产,力争减少用工、提高产品质量和利润。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5万吨,年新增开票销售2.5亿元,年新增入库税收1000万元。”

(企业车间现场 杭思颖摄)

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王华介绍,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开发区经发部逐一走访、逐企体检,收集营业执照、安评环评、招商协议等基础资料,摸排出274家重点整治目标企业,全面建立“一企一档”;对所有目标企业分别列出协商回购、依法收回、督促履约、追加投入等方式,精准制定“一企一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以“正向激励”加“反向推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提速,让“寸土”生“寸金”。如何加快转型步伐,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姜堰经济开发区向发达地区看齐,建立起“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整治提升覆盖面100%,激励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整体回购江苏邦富莱苏蒙新材料有限公司195亩土地,再反租给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链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企业利用旗下苏北砂轮厂搬迁契机,用搬迁补偿款追加投入1亿元,其中设备投入8000万元,盘活企业自有26000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新上高效精密磨具项目,对陶瓷砂轮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向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高效精密磨具及替代进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跃升。”泰达纺织的负责人曹彦军介绍,“今年1-7月,企业亩均税收增长64%,达4.7万元/亩。”

“正向激励+反向推动”提速新旧动能转换,研发投入高、技术创新强、运行效率高的优质企业,会得到最优待遇,赢得更好发展;相反,那些粗放型落后企业,和优质企业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迈入“亩产论英雄”时代,通过创新驱动提高“亩均效益”,已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区企业的共同选择。

(企业车间现场 杭思颖摄)

亩均效益评价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风向标”。“现在接触一个项目,第一反应就是估算它的投资强度和单位效益。”姜堰经济开发投资促进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约而同这样说。“今年以来,投资促进部紧扣‘2+1’产业方向,严把‘亩均效益’准入门槛,26个新招引项目、38个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统一执行‘标准地+承诺制’要求,严防新生低效闲置用地,严格落实集约用地要求,实施退二优二政策。”开发区投资促进部部长杨杰说道。

以亩均论英雄,扶优扶强,促进优胜劣汰,真正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让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先进产能腾挪空间,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缪发明介绍,“截至7月底,开发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5.72万元,同比增长23.46%;亩均开票销售122.80万元,同比增长26.04%,其中亩均税收8万元以下企业亩均税收上涨35.33%。”(王华 杭思颖)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