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农业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
2022-06-02 09:22:00  来源:泰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钱宏斌 通讯员 沈祥星  
1
听新闻

日前,泰州市仙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引进的全自动集蛋线正式开工,大幅度提高集蛋效率30%以上,每个班次仅需一名工人,实现了全链智能管理,日产鸡蛋26万枚,成为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并纳入姜堰区疫情防控规模生产保供基地。

仙岛农业科技公司是姜堰区农业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的一个缩影。走进该公司可以看到,全场使用自动化H型层叠笼,同等养殖面积养殖数量翻了一番。

该公司负责人陈文峰一边熟练地操作手机终端,一边介绍“数字信息化管理”的魅力:全自动集蛋线上的智能环控设备精准把控场内综合环境,光照、通风、喂料、喂水、鸡蛋收集、粪污处理各种要素实时反馈,控制系统接收处理后,发出指令自动调节,确保每个环节自动化,创造鸡子的最佳舒适感。只要带着手机就可看到鸡场的任何一个角落,知道这里的任何一个环境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节,实现了利用电脑端、手机端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养殖场。“现在养10万只鸡只需要1名工人,而过去至少四五人。”

去年以来,姜堰加快数字农业建设的步伐,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数字赋能农业,实现节水、省工、降本、增收等多重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种养水平,让更多农民走上农业“智”富路。

该区持续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畜禽、水产、设施栽培等重点项目领域的应用,去年新增8个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联动各业务条线、物联网应用主体、技术服务单位多方合作,摸底维护全区物联网应用主体,高质高效连入省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去年新增物联网数据量达130余万条,居全省前列。

姜堰区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是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千余亩的养殖水面上建成物联网水质监测站,通过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实时监测水质温度、PH值、溶解氧等,出现预警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冯庄村养殖大户王永宽说,自己承包的500亩水面,可利用自己的手机及时调节目标水体(如启动增氧或换水),日常生产管理中还可自主设定手动、自动、定时三种智能调水模式,远程智能化管理水质,提高了亩产鱼蟹虾的产量,每亩可增收500元。

姜堰鼓励有物联网应用基础的企业开展数字农业提档升级,联动各业务条线最大化给予政策、技术支持。泰州市杰杰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顾高镇现代园艺产业园区内,是姜堰目前第一家运用数字农业技术进行花卉生产的主体,今年新增20架环境控制柜建设8000平方米温室大棚,能够根据绣球、菊花、天堂鸟、龟背竹等花卉生长不同阶段的环境需求设定自动调节,做到了智能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分区的智慧灌溉,使得滴灌既均匀又定时定量浸润作物的根系发育生长区域,减少70%的劳动量。

该区还结合本土农业产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设施栽培领域数字化运用水平,去年财政投入200余万元,支持三个蔬菜种植基地开展果蔬栽培数字农业建设,增加智能水肥一体化、环境测控、农产品追溯等相关功能设备,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实施中。

据介绍,姜堰现有国家数字农业新模式1个、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3家、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8家。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冬雷表示,下一步,姜堰将继续按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要求,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规划区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数字经济”。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