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节日内涵,让居民群众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话园社区携手南京市秦淮区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了“垃圾分类‘粽’动员,绿色端午传文明”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活动。

迎端午、粽飘香。活动当天一大早,南京市秦淮区钟晓敏爱心工作室的社工就摆放好长条桌,铺上了一次性桌布,备好糯米、红枣、板栗和粽叶,等着居民朋友参与包粽子大赛。


活动采用“计时比赛制”,5分钟内谁包的粽子又多又紧实,谁就是获胜者。报名参赛的居民非常积极,社工将参赛选手分为:老人带孩子参与的“家庭组”、“垃圾分类督导员组、党员志愿者组、还有响应垃圾分类的居民积极分子组。取两三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上,折成一个三角漏斗状,再放上糯米和馅料,装八成满就盖住,然后一只手紧紧的握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线将粽子绑住,一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每组参赛人员,可以将自己在5分钟内包的粽子全部带回家,优胜者还可以另外获得精美的碗筷套装。“这个活动好!”广大居民对活动交口称赞。

为了让广大居民在重温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感受端午习俗的同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创建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主办方在活动中不断强化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
“粽叶是什么垃圾吗?”“没吃完的粽馅应该投进什么垃圾桶?”“扎粽子的线绳是什么垃圾?草绳又是什么垃圾?” 包完粽子,主持人采取有奖问答、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粽叶应该扔进黑色垃圾桶”“粽子馅是厨余垃圾,应该扔进绿色垃圾桶。” “扎粽子的线绳是其他垃圾,草绳是厨余垃圾。” 居民有问必答,几十道问题,没有一道题难倒居民。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处”。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参与垃圾分类并积分的居民,根据积分多少,可以换取电饭锅、精美碗筷套装、洗衣液、毛巾、端午香囊等礼品。

“端午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而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不仅能有效地节约资源,更是一种美德。”话园社区书记徐姗姗在活动中,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曹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