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市交通集团下属车城智联公司获悉,由经开区联合市交通集团携手广州文远知行打造的50辆新型无人驾驶小巴,已在经开区的六条线路上试运行。据说,这批新型无人小巴,没有驾驶室、方向盘,真的是这样吗?2月24日,记者专程前往抢先体验。
24日上午9时50分,记者来到塘铁桥站外的公交站台,打开“车城智联”小程序,弹出了一个“温馨提示”告知旅客,目前无人驾驶小巴固定线路接驳服务,由于暂时处于试运行阶段,所以可免费乘坐,后续单程服务费定价3元/人。点击确认后,再点击左上角的下拉菜单,可以看到八条线路目录,其中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通勤线、万象城—五湖大道环线、山姆—周新苑环线、海岸城—塘铁桥环线、太湖湾信息园通勤线等六条试运行线路和两条测试线路。
记者点击“海岸城—塘铁桥环线”,立刻跳出环线地图和运行时间。目前,这条环线经停南湖大道(观山路)、市民中心(南1门)、朗诗新郡、永昌桥等12个站点,运营时间为每天8时—18时。随后,记者点开此次即将体验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通勤线,点击下方的购票按钮后,没过多久,就看到一辆外观清爽的小巴缓缓驶来。
待到小巴停稳,车门打开,从站台一步就可跨进小巴。落座后,环视四周,果然没有看到传统的驾驶位,更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和刹车,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反向的乘客位,安全员则坐在上车左手边的普通座位上,手持一个平板。
“车辆即将出发,请乘客系好安全带,坐稳扶好。”提示音播放结束,安全员黄师傅再次确认乘客坐稳后,车门自动闭合,无人驾驶巴士缓缓起步。
记者了解到,车辆为纯电动小巴,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摄像头,满座状态为乘客9人以及1名安全员,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记者体验的线路从永昌路站到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通勤环线,是即将正式投运的6条线路之一,线路单程约7公里,全程耗时约20分钟,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在产业园工作的上班族。
行车期间,由于没有方向盘,记者也没有看到“安全员随时保持双手悬空‘守护’方向盘的姿势”。那会不会方向盘在安全员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呢?记者凑上前一看,发现“原以为的操作界面”并不存在,只有一个类似高德地图的线路图,上面标注了车速等数据信息,并不具备操控功能。
安全员会时不时将手放在一个红色按钮上,原来,这是整辆车权限最高的紧急制动按钮,由于车辆尚处于测试阶段,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当安全员认为有必要时,根据安全操作流程,就会将手放在按钮上,以防万一。“在平时,如果乘客因身体原因想要临时下车,可以按车门边的‘临时停车’按钮,车辆就会自动靠边停车。”黄师傅介绍。
“现在很多车辆都有行人紧急避让系统,咱们这车有吗?”“不仅有,还很先进。”据介绍,这款即将大规模投用的L4级无人驾驶小巴,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驾驶汽车。
20分钟的车程很快,启动、转弯、变道、刹车等都流畅自然,几乎感受不到顿挫。“如果遇到超车、加塞,它会怎么样?”“其实,在刚才的体验过程中,咱们已经遇到了多次被超车和加塞,只是因为无人驾驶小巴提前进行了预判处理,我们的感受并不明显。”车城智联自动驾驶项目经理邹劲琪告诉记者,在此前接受多部门评测时,交警部门用“既守规矩,更懂礼貌”来形容这款L4级别的无人驾驶小巴。
“比如,在遇到斑马线时,它就会优先停下,等待行人通过后再启动,所以会给乘客等待时间偏长的感觉。”邹劲琪坦言。
无人驾驶真安全吗?无锡市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市信息化协会副理事长华贤平介绍,由于低速安全、路线相对固定,无人驾驶公交是公认的目前最适合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载体之一。从应用场景看,无人驾驶公交主要有三大优势:第一,中低速场景,时速保持在20公里—50公里之间。第二,固定路线,车辆在同一线路上反复磨合,更能确保行驶安全,并可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第三,满足多人出行,在公共道路上享受优先路权。无人驾驶小巴目前在广州、郑州、南京、上海、深圳等13个城市开展路测和运营。
据悉,即将投运的新型无人驾驶小巴已进行了2年超百万公里的路面测试,并经过公安、工信、交通等多部门权威评测。“目前整车有三套传感系统,即使其中1套损坏,剩余的两套系统也能保障将旅客安全送到站点。”邹劲琪说。
我们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公交还有多远?华贤平介绍,通过2—3年的建设周期,无锡将逐步建立公共交通自动驾驶车辆服务网络,打造市级公共交通自动驾驶运营体系,从而实现无锡市市域面积全覆盖、自动驾驶全车型、运营服务全链条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