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手擀面
2023-04-13 09: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高考那年,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得特别晚。都说好饭不怕晚,但自己考上的偏偏又不是好饭。眼看着同班同学一个个欢天喜地奔向天南海北,心里难免焦急,而且还夹杂着些许失落。8月底,通知书姗姗来迟,纸面朴素,言语寥落,9月13号报到。嗨哟,哪个大学中秋节后才开学啊,真是晚到家了!

母亲不识字,但心里装着不少道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小儿子离家到千里之外的南京读书,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很多。她嘴上念叨着,进进出出不停忙活。床单被褥,四季衣物,笔本书包,甚至针头线脑。忙忙碌碌的置办添补之中,日子一晃而过,出门远行的时刻很快就到了眼前。

仲秋时分,豫北农村秋意渐浓。小院里,山楂树上果子通红枝条打弯,南墙根儿爬起的几株丝瓜和扁豆藤盛花繁,碧绿的丝瓜使劲儿长个儿,紫色的扁豆密密匝匝,白瓷盆里湿布下蒙着的面团溜光滚圆,一块半人高的柳木面板儿在旁肃立以待。母亲扶着木梯摘下两根丝瓜几串扁豆,淘洗干净钻进厨房,不一会儿炒菜的声响和着香味就飘散开来。面板儿架起舞台,擀面杖上下翻飞,一阵抑扬顿挫的擀面声儿之后,是手起刀落的利落收尾。其实中午 12 点才放下碗筷,但母亲坚持出发之前再吃一顿才行。下午两点,日头略偏,小院中间支起一张小饭桌,一碗冒着热气的手擀面,旁边捣蒜臼里是用醋和香油调好的蒜汁儿。这顿加餐的时间是母亲算好了的。彼时高铁未通,每天仅有的一班火车始发于石家庄,下午3点50分经停小城而后去往上海方向。从村里到市区火车站有近40公里的路程,跑这条线的公交车司机个个都是高手,一路拾客,一路风驰电掣,总能有惊无险地在一个小时内到达。

虽然不太饿,但耐不住母亲的再三解劝,于是端起面碗开始吃。母亲在旁边默默陪着,手里的蒲扇驱赶着粘人的蚊虫。这趟火车不算快,需坐在橙红的车厢里咣当一夜,次日清晨近5点才能到南京。虽然带了方便面和煮鸡蛋,但毕竟不是正经饭——在母亲心里,花里胡哨的东西多半都不可靠,只有自己种的菜收的麦才是正儿八经的饭,吃了顶饿,心里踏实。一碗手擀面落肚,我背起背包,拎起行李箱,急匆匆出家门到村口坐车。父母亲亦步亦趋跟着,我转头说别送了,母亲摆摆手说没事儿没事儿,示意我赶紧继续赶路,然后一直跟到了上车地儿。分手在即,谁都没有说话,父亲张望着公交车来的方向,母亲则用手轻轻拍着我的后背,像是拍打尘土,又像是不舍的抚摸,嘴里轻轻说着话。“娘,你说啥?”我盯着母亲问。“没有啥,我说咧,好好吃饭,好好读书。”我心里一顿,目光在母亲瘦削的脸上稍作停留,又慌忙移向别处。“嗯,中!我知道了!”说话间,公交车卷着风尘嘎吱停住,我手忙脚乱带着行李上车,人还没坐稳,车就急不可耐地动了起来。我慌不迭地扭头回望,跟渐行渐远的父母双亲招手,车窗外隐约只见母亲依旧摆摆手,似乎示意我别挂念放心走。黄土飞扬,车子摇晃,一个转弯就把这熟悉的小村庄甩掉,送行的父母也看不到了,我只能坐下暗暗想着烙在脑海中的一幅幅画。

大学四年,寒暑假回家,总是跟父母炫耀地说起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父亲好奇地追问,母亲却默默听着,偶尔插上一句,啥都不如咱家里好。我觉得扫兴,却也懒得争辩。假期结束,临赶火车的当口,母亲依旧架起柳木面板儿,做一碗擀面条儿送我出门。几年后,我在南京贷款买了一套小房,拿到钥匙后第一时间邀请父母过来小住。接站时,远远地就透过拥挤的人群看到父亲背着一个硕大的编织袋,母亲双手拿着的却是那块大柳木面板儿。刚刚成了城市人的我有些羞愧,闷闷不乐,打车到小区途中一路无言。进屋后,父母前后左右仔细察看房子,激动而又好奇,然后打开编织袋拿出两床新棉花套的被褥,用报纸打地铺在地上当床。母亲继而到厨房,用带来的自家地里小麦磨的面粉和面擀面,炒了自家院子里摘的丝瓜扁豆,让儿子的新居一下子有了家的味道,也让我的心又暖了起来。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面,父亲询问贷款几时才能还清,母亲连连感慨压力太大,临睡了依旧还是那句“好好吃饭,好好工作”。

再然后,我结婚生女,离开省级机关到企业工作,父母一路跟随陪伴一路理解扶持。几次搬家,母亲总是最惦记那块柳木面板儿。柳木是上好的案板材料,多年前大风刮倒了村西头的大柳树,她求人留下一段,最终合了两块面板儿,给两个儿子各一块。然而世事无常,哥哥的那块已蒙尘许久,唯有我家里的这块依旧在用。用她的话说,不管到哪里,都得吃饭,吃饭就要用到这块面板儿;她还说,不管到啥单位,都要好好工作、都需要用心,就像在家里种地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偷懒,不能取巧,只有流了汗吃了苦才会有回报。

时光不居,年岁渐长,经历过一些曲折,对生活也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特别是最近几年,每当在外吃饭,总觉得形式太过浮夸、味道过分刺激,远不如家里的饭菜朴实平和,经得起人心和时间的推敲。每每遇到困难情绪低落之时,就想起母亲递过一碗手擀面时念叨的话: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一辈子守着农田劳作,父母一辈有自己的信条,勤勤恳恳,用心用力。这样踏踏实实地对人对事,换来的是自己内心恒久的踏踏实实。一如有人所说,像庄稼人一样活着,离开欢呼和热闹的人群,把生命埋入认定的土地,踏踏实实进行深耕细作。

真想,再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更安静、更踏实,也让人更有力量、更有方向。

(作者:汇鸿集团 李瑞兵)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