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三字诀”力拼“关键年”
2024-04-01 10:34: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新质生产力怎么构建?长三角“一盘棋”怎样深融?“七虎竞南通”格局下如何胜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关键一年,“发展三问”摆在如皋面前。

答案写在发展一线。开年以来,如皋项目建设“满弓紧弦”,金鹰产业园二期、斯堪尼亚商用车及动力总成、康瑞新材料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表示,“竞”字当头,“干”字为先,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在关键之年力拼关键突破,为大局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以竞促进,全域板块“赛起来”

最近,“如皋发布”每天推出本土创新创业案例。《盛晔:年销售额超40亿元企业是怎样炼成的》《胡新龙:每年技改投入3000万到5000万元》《倪张根:做“为家乡点灯”的人》……星级企业家轮番亮相比创新、拼增长,共话高质量发展。

企业之“竞”背后是区域之“竞”白热化。直面主功能区支撑度不足、板块发展不平衡等短板,如皋市委要求,如皋开发区、如皋高新区、长江镇三大主功能区和10个镇“纵向比贡献份额全面拉升、横向比考核位次全面进位”,以“三足鼎立、十强逐鹿”之势,打造“七虎竞南通”的“如皋版”。何益军打了个形象比喻:“县域经济总盘子就像一块‘大蛋糕’,要比一比谁在这里面占的份额多,切的蛋糕大。”

发令枪响,区镇齐竞。2月底,如皋高新区新春“开门红”重大项目开工、签约仪式上,22个项目涵盖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赛道;如皋开发区锚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5”,奔赴上海、苏南精准招引高水平科创团队;长江镇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推进新开工项目5个、竣工项目2个;九华镇选准上市突破口,加快形成上市公司、报会企业、辅导备案和入轨股改的上市梯队……作为科创型小镇,磨头镇全年力争招引科创项目15个,完成高企净增不少于18家。镇党委书记王红说:“十强逐鹿,小镇也要有大作为!”

“底盘”稳不稳,关键看主功能区能否“立”起来。如皋市市长王鸣昊介绍,今年确定了“主功能区对全市科技创新、项目招引、重大项目建设贡献度分别不低于60%、70%和70%”发展目标。通过“龙虎榜”等考评机制,推动园区板块齐头并进、竞相发展。

以新提质,刷新产业“辨识度”

重卡来回穿梭、塔吊不停挥臂……如皋斯堪尼亚商用车项目建设现场,逾千名施工人员奋战忙碌。这里是斯堪尼亚打造的全球第三个商用整车生产基地,预计明年正式运营,达产后年产值超300亿元。

作为南通唯一拥有整车制造企业的板块,如皋构链集群,迅速开辟汽车零部件“新赛道”。截至目前,已形成以斯堪尼亚为龙头,江苏华永、势加透博等为支撑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群,5年内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十四五”以来,如皋着力打造新型电力装备、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等6条百亿级优势产业链,去年完成应税销售占规模工业比重达84.8%。

“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因地制宜。”何益军分析,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推动形成更多优势赛道、特色赛道、细分赛道,才能在全省全国经济版图中提升产业辨识度,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中抢占先机。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皋聚“光”蹚新路。4月16日,2024年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产业大会将在如皋开幕。小城承办国际大会,背后是产业“上新”快人一步。总投资20亿元的霖鼎光学承载了上海交大在超精密微纳制造领域近20年科研成果,除全球顶级5+轴超精密制造中心外,还搭载了开放式产业孵化器,将建成集聚人才、技术革新和规模量产的光学生态智慧园。

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星介绍,为提高船坞这一核心资源使用效率,该公司采用“一条半造船法”,一个船坞同时塞进一条半船,两头分别开工,把造船周期从60天压缩到45天。目前公司手持订单18艘,生产计划满负荷排至2027年。

以融破题,科技创新“跨过江”

新鲜事!沪上高校的“一号文”发到了长江北岸的如皋。

近日,记者在如皋高新区办公室看到了这份《华东理工大学关于成立华理-如皋(上海)合成生物概念验证中心的通知》。根据协议,校地双方决定开展从研发、金融、中试、产业化到营销整条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促成项目加快在如皋转化落地。

“一号文”背后,是如皋创新需求与上海科教资源的双向奔赴。2022年,如皋在省内率先成立合成生物产业专业园区。新赛道需要新动能,科技人才资源哪里来?如皋选定我国较早开展生物工程教学科研的华东理工大学,在其“隔壁”设立科创飞地。如皋(上海)合成生物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如皋合成生物产业中试熟化基地相继成立,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叶邦策领衔的依诺基科等一批项目陆续落户中。

县域谋创新,最缺的是“第一资源”。过去,很多市县都引进高校科研团队、研究机构在当地设立研究院。但实践中也发现,科研人员两地奔波、试验设备难以共享、成本高但成功率不高等现实瓶颈难以突破。怎么办?如皋探索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字——融。

以融破题,如皋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主动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辐射效应和科创资源的溢出效应,积极与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开展“双飞地”合作,实现“科技成果上海孵化、产业项目如皋转化”。截至目前,如皋已在上海交大“大零号湾”、嘉定创源等地设立5家“科创飞地”,引进高质量创新项目99个、落户产业化项目23个。

2月23日,2024年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大会在如皋召开。何益军在会上说,如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跨江融合,而跨江融合的关键是思想上敢于“跨过长江去”!

□ 本报记者 王世停 丁宏波

标签:赛道;合成生物;功能区
责编:胡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