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个“托位”推动破解“带娃难”
2024-06-27 10:1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甜 安莹  
1
听新闻

每年6月15日至7月15日是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放心托育方便可及”。近年来,江苏以普惠为民、医育结合为主线,从家庭照护、社区照护、单位照护、机构照护等方面发力,用“小托育”托起千家万户的“大幸福”。

15分钟托育服务圈,

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对我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家门口的托班解了燃眉之急。”2岁女娃琴琴的妈妈家住常熟市东南街道东湖社区,得知家门口马上就有托育点,她抱着娃高兴地说。

为加快完善“15分钟托育服务圈”,今年苏州全市计划新增100个“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培训、统一评价”的社区普惠托育点,就近就便为百姓提供更普惠、更安稳、更放心的带娃服务。“社区普惠托育点将因地制宜开设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亲子班等班型,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多样化服务。”苏州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白明华介绍。

为方便市民更加精准地了解、选择身边的托育机构,苏州还设计开发了“苏州托育地图”。家长通过苏周到APP、健康苏州掌上行APP或苏州健康微信公众号,可查询全市300余家备案托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并通过VR沉浸式体验托育机构的基本设施。

无锡市卫健委人口家庭处副处长张海燕说,通常入托意愿最强的阶段是在孩子10月龄到12月龄时,这时孩子刚刚学着走路,特别需要人看着。在无锡,给孩子找一个日间保姆,一个月要五六千元,普惠托育可以缓解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潜能。

2019年以来,无锡惠山区积极开展“1+N”托育服务模式试点,即依托1个示范性托育机构,带动N个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普惠托育分园(托育点)共同发展。目前,无锡基本解决了托位“有没有”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着力解决“优不优”的问题,进而消除年轻家庭中孩子“没人带、带不好”的顾虑。

公办托育放心托,

带娃上班两不误

走进南京市建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育园,墙上童趣化的小云朵仿佛在向孩子们招手,许多可爱的小朋友正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做游戏……“这里无论是环境布置,还是育儿氛围,都十分温馨,也让人放心。”在附近上班的丁丁妈妈感慨。

南京市建邺区有53.4万常住人口,其中17—40岁年轻人占比38.33%,是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此外,建邺区每年还有大量年轻的新居民落户。如何为年轻爸妈“减负”,托育服务肩负着重要使命。

去年底,建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揭牌,该中心副主任蒋雪霞介绍,该中心由建邺区卫健委主办,区人才集团协办,区妇幼保健所和晨星托育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中心利用辖区内医疗机构优质资源,建立三级医育结合服务体系,提升婴幼儿科学养育照护水平。”

目前,像这样的公办托育园,建邺区已有6家,分布在该区多个办公区域周边。“很多年轻妈妈休完产假就要上班,如果没有老人帮衬,孩子的照护就成了难题。公办托育园师资力量专业,收费也比民办托育机构实惠,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丁丁妈妈说。

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王静介绍,为促进普惠托育服务蓬勃发展,南京市出台了普惠托育机构评估标准和相关奖励办法,鼓励发展公办、公建民营等普惠托育机构。目前,南京建成市级普惠托育机构75家,建成市、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家。

此外,“医育结合”是江苏托育服务一大亮点。南京在市级层面成立南京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发挥婴幼儿早期发展权威专家团队作用,开设“家长养育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以各区妇幼保健机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专业医护人员队伍为骨干,打造全市养育照护服务网络。

去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与金童苗苗园合作,签约成立无锡市婴幼儿“医育融合”照护实践基地。探索以医促养、医育结合新途径,为制定无锡市婴幼儿照护地方质量标准积累经验。双方在儿童早期发展、养育照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婴幼儿照护健康、营养、早期学习、回应性照护和安全保障等内容,细化工作方案,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及适宜技术推广,为全面提升婴幼儿照护水平、构建婴幼儿“医育融合”的照护模式树立典范。

全社会共建共治,

规范托育服务秩序

普惠托育要走得稳、走得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建、共治。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托育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卫健委副主任朱岷介绍,南京、无锡、苏州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苏州和南京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省有10家单位被评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各地打造了一批示范性托育机构,培育了一批江苏特色托育品牌,带动全省托育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伴随普惠托育机构的“遍地开花”,苏州正在探索如何实现行业自律,政府如何长效监管等。去年成立的苏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会,以行业自律助推全市托育机构高质量发展,智慧托育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也正在加快建设。苏州还在制定《托育服务质量评价指南》地方性标准,开展机构等级质量评估,不断提升托育机构管理专业化、服务同质化、运营规范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苏州还探索公安、市监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强化托育领域的综合治理。

“苏州的智慧托育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各部门间的托育机构登记备案信息互通,提高托育机构监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统一监管。”白明华介绍,目前苏州在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统计监测等板块形成数据通道,助力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依托“智慧托育”平台,机构还能建立婴幼儿“成长档案”,建设家园共育数字化平台,合力帮助婴幼儿健康成长。

南通市卫健委专门研发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监管平台,实时管理托育机构申办过程、婴幼儿入托、信息公开、资金管理、诚信记录和业务数据等,全市85%的托育机构已接入该监管平台。

在各项政策的加持下,截至目前,全省各类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数超26万个,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180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标签:
责编:王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