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3年,根据上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南京市溧水区委区政府印发《溧水区高水平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区行动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将溧水打造成为综合功能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主体强、产业效益强、竞争能力强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区,奋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增强稳产供给能力
守好“米袋子”。从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制,深入开展撂荒地整治,多措并举稳面积、提单产,粮食面积、产量常年稳定在43万亩、20万吨以上。丰富“菜篮子”。抓好畜禽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稳定生猪生产,年生猪出栏数、能繁母猪数分别稳定在5万头和5800头以上。
开展南京市蔬菜园艺“四新”示范基地建设,2023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8.557万亩,蔬菜总产量43.45万吨。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创新管护模式,逐步把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
提升产业融合水平
秉持全域农高区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的南京国家农高区农业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洪蓝园区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东屏、和凤、晶桥园区先后获评市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放大主体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目前全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3家、示范家庭农场296家、示范合作社217家。指导成立新农人协会,实现抱团发展、资源共享。
以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延链锻链,累计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49个,完成投资136.45亿元。厚植农村创业创新热土,举办第二十届南京农业嘉年华,力争2024年全区接待休闲农业旅客超580万人次。
改善美丽乡村面貌
积极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及组团建设,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实现规划发展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红色李巷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试点,成功申报无想山南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累计实施乡村振兴衔接项目118个,总补助金额1.59亿元。支持晶桥成功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补助资金达5000万元。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96亿元,村均336万元,同比增幅19.18%。出台《溧水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建房管理办法》,稳慎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永阳工农兵“531工作法”股改案例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全面实行“村(社区)账镇代理”工作,推行“村务卡”,共发放村务卡113张,录入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落实非现金结算制度。积极盘活农村沉睡资源,累计盘活集体闲置房屋53宗,盘活面积18866平方米。
深化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制定《溧水区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规划》,建设完成农业科技应用场景60个。高标准完成江苏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打造溧水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完成2022年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75家主体新建冷库198个、新增库容7.69万立方米,农产品冷藏保鲜信息化平台拟被推广为省级平台;特色农机装备增加2667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
张春林(作者为南京市溧水区政协副主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