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江苏有线依托“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基础,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紧紧围绕“文化强国”“数字乡村”“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江苏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已覆盖全省800多个乡镇(街道),服务乡村家庭600多万户,受益人群近2000万。
一台“智慧电视”,不仅是一个播放电视节目的显示器,更是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涉农信息、乡村治理和产业支撑等多种服务的综合平台。
自2022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江苏有线围绕乡村振兴中提到的“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建设要求,依托电视大屏主渠道,创新打造“一镇一品”区域电视门户服务,为基层乡镇建立了专属电视平台,全面融入地方党建、文化、旅游、农业等地方特色内容。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几年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是如何在江苏大地落地生根的?又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事有很多。
“点对点”送技下乡打开致富新“丝路”
补齐乡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供给、服务短板,在东台,养蚕大户们的工作室是智慧广电“大展身手”的重要“阵地”。
“今年夏天养蚕,这个平台就很帮忙。不仅能监测温度湿度,还能提醒调控蚕室环境,省心、省力。”10月28日下午,盐城东台富安镇,指着室内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64岁的养蚕大户崔成根点赞道。
自从家里的有线电视高清盒子升级后,他发现频道更多、画面更清晰,而且增加了一些富安镇的特色板块,可以随时了解镇上的动态。特别是对于养蚕,电视上有一个“送技下乡”的板块,可以直接观看市里农技专家讲解养蚕的最新技术。
崔成根在当地养蚕已有30多年,是富安镇老一代蚕农的代表。他的认可,是东台当地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跨越“数字鸿沟”、助力传统桑蚕业壮大升级的缩影。
为了提升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江苏有线东台分公司与富安镇政府合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细致监控和管理。在七八月份,系统在线分析发现一些蚕农的蚕宝宝生长缓慢,原因是蚕房内温度过高,平台立即发出降温提醒,帮助蚕农减少了损失。今年,他们共同在智慧广电平台上推出了“一根丝富民增收”的新板块,定期发布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新农人培训等信息。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这也正是江苏有线在整个智慧广电乡村工程项目实施中最为关注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助力本土产业生长出自己的力量。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屏幕内外皆功夫
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村委会便民服务大厅的智慧大屏上,不仅有“美丽村民之家”展示,村务信息、街道监控、VR实况等也一应俱全。打开“智慧人社”版块,村民们不用再舟车劳顿赶到集镇现场查问,直接在电视上就能查询养老金发放等各项细节,还可以下单“家政服务”,让优质家政服务触手可及。
通过梁垛镇和江苏有线东台分公司联合第三方共同打造的“数字临塔”综合管控平台,临塔村区域内的所有信息,都被综合分析并展示在这“一张屏”上,实现平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格化治理、智慧养老等系统一体化链接。
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建设中,江苏有线十分重视“信息进万家”的使命担当,整合本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力求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平台。通过大屏小屏联动,议题问需于民、延伸协商触角、拉近群众距离,助推便民功能深入基层。“我们对村务信息及时公开,老百姓打开电视就能随时了解监督各项工作,既增强基层治理透明度,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村党总支书记沈平表示。
日拱一卒,“云上”赋能美好文化生活
如何让智慧广电技术逐步融入乡村生活,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改变?
在江苏省金湖县,如今已建成高标准的“水韵湖城”三级智慧广电乡村平台,整合镇域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已经形成“精彩黎城”“红色金南”“大美银涂”等“一镇一品”栏目,智慧广电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宣传栏”、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探索形成了乡村振兴——智慧广电解决方案的金湖模式。
在10月29日下午,金湖塔集镇的“荷你一起全球购”智慧广电直播基地内,95后村民主播潘永梅在不到3小时的直播中,成功销售了近四千元的荷藕产品。尽管当前季节销售额并不高,因为除了睡莲外,大部分荷花已经凋谢,但塔集荷藕产品展销基地的负责人王振国表示,在夏季,他们的直播销售额能达到数万元。他自豪地展示了产业链的相关产品,强调即使是一朵精品睡莲也能卖到十几元。
塔集镇党委书记张书浩向记者透露,为了推动产业振兴,塔集镇建立了电商服务平台,发展平台经济,并推广了“公益广告、节目+消费帮扶”和“短视频、直播+消费帮扶”等模式。镇上创建了“荷你一起全球购”直播带货品牌,通过整合全球荷元素文创产品,推动荷种植、荷深加工、荷文化旅游服务产业的联动发展,将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延长荷文化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有线技术的支持下,塔集镇持续推进包括“一所四站”工作机制、“六方共管”推进机制、“两个喇叭三块屏”宣传体系在内的一系列试点项目,这些特色创新做法均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两年,还有未来的更多年,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依然在路上,依然还有很多要实现的事情。
调研团在和江苏有线的工作人员们采访交流之余,感受到最多的是他们那颗皮实、乐观和自省的心,想的都是日拱一卒,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情。对他们来说,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步一步仍需向前的具体日常。他们频繁地改变着、创新着,用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小盒子”,串联起乡村美好文化生活的现实图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广电将成为乡村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注入更多智慧和动力,在广阔天地奏响数“智”时代的田园牧歌。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王慧云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