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保安、清运垃圾、门岗防疫管控、核酸检测医助多个岗位,1个多月没回家在各个小区里奔忙,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忙着采购平价菜……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日的平静,但却阻挡不了福田物业人坚定的步伐。不管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始终不畏艰险,并肩战斗在最前线,用汗水和坚守全力构筑抗疫防线,用朴实的行动谱写出无私无畏的奉献之歌。
“60后”保安员:身兼数职“随叫随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昆山老旧小区的防疫提出了很大挑战。江苏福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60后”保安员陈立井是一名机动岗人员,每日负责巡视小区周边环境、清运垃圾。在清运工作结束后,他又马上支援核酸检测现场,参与门岗防疫管控工作,他的口头禅是“工作需要,随叫随到”。
尽管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需要照顾的孩子,但这些没有牵绊陈立井对工作的热忱。每天大家快进入梦乡时,他还在四周巡视,捡拾小区里的垃圾;天刚蒙蒙亮,他又在核酸检测现场变身“大白”。身兼数职,岗位一直在变换,可是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却从没有变过。
不久前,他所在的昆山某小区居民王先生(化名)脚扭伤去医院包扎回来,坐着轮椅,不方便上楼,陈立井看到后立即将其背上楼。王先生夫妻俩感激不已,请他喝杯水休息一下,可他只说了一句“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就匆匆离开。这样的点滴暖心服务已发生过无数次,陈立井用真心赢得了居民的尊重。
“70后”多面手:白天做核酸夜里做卫士
“我们是最佳搭档!”作为福田物业的财务和事务助理,“70后”唐建芳和“80后”戴彩铃在核酸检测人员最紧缺的时刻,主动报名进行核酸检测专业培训。经过培训后,她们由“小蓝”升级到了“大白”,每天在小区里为居民做核酸检测,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录入信息、拧盖、采样、消毒,清洁,她们相互配合,争分夺秒,整个检测工作有条不紊。
不做检测时,她俩又活跃在各个防疫站点,白天在门岗查“两码”、测温、检查居民进出通行证、登记发放出入管理卡、督促居民戴好口罩;深夜在小区内看管封控楼道,禁止居民进出隔离区,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安抚居民焦虑情绪。在这场防疫战中,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实际行动履行着“疫”不容辞的职责。
“80后”大管家:打着止痛针奋战在一线
“任务不结束,我就不回家!”福田物业社区事业部管理者王栋如是说。从3月28日至5月10日,这位“80后”共产党员始终无休,1个多月没回家,每天在各个小区里奔忙。从羽绒服到短袖,从春天到夏天,他认真安排好每一个细节,细致统计每一个数据,大到人员调配,小到口罩发放,都要他进行协调统筹。为确保非常时期防疫物资配备到位,他还经常用自己的私家车为静默区的物业项目部配送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物资。
由于长时间来回奔波、顾不上吃饭喝水,4月9日,王栋右侧腹部突发疼痛,被同事送往医院后诊断为肾结石。为了不影响防疫工作,他在打完止痛针、输完液后立即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40多天来,他不畏惧不退缩,主动担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当好福田物业疫情防控的“带头人”。
“90后”保供员:每天都是打不完的电话
每天都是打不完的电话,卸不完的货。白天订货,夜里进货,早上卸货,白天还要跑各个农贸市场查看销售情况,不断地向蔬菜经营户宣传当日零售价格明细表的内容,引导合理定价销售,做好明码标价。人手不够时,还要亲自去卖菜。这就是疫情期间福田物业农贸市场部经理徐炜的日常。作为一名“90后”,他也是福田物业最年轻的党员。
疫情期间,菜篮子是市民最为关切的生活问题。徐炜积极联系美吉特市场、远郑保供基地等供货渠道,为农贸市场采购平价优质菜品。他服务的每个农贸市场的平价菜,全部都是他亲自订货并跟踪卸货进度。也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他平均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常常几天回不了家,衣服脏兮兮的也根本顾不上。每当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说:“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只要能让大家吃上放心菜,做到平价保供不断档,守好菜篮子,我就不觉得累!”
陈立井、唐建芳、戴彩玲、王栋、徐炜是奋战在抗疫一线3000多名福田物业人的缩影。他们坚守奋战,“疫”路同行,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万家灯火,用一个个平凡的身躯构成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无数个恪尽职守的“他们”,终会迎来花开“疫”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