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丹心映沃土:解码新时代老干部的乡村余热密码
2025-03-13 16: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曾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退休后,依然怀揣着对乡土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责任,选择回到村居,发挥余热,为村居治理、基层党建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他们就是新时代老干部。

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

在海安市城东镇品建村,一场汇聚银发智慧丰富多彩的“微党课”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来自曲塘镇的百灵鸟理论宣讲队成员以“拉家常”的方式将刘圩村、品建村、光明村的发展案例,用独特的微聊方式、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关于城乡融合的政策理论,赢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丰富的宣讲形式,给大家带来一场集聚“人气”的理论大餐。品建村党员代表范广明表示,“老兄妹宣讲员都有70多岁,他们不仅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劲儿让我很受鼓舞,发展不分年龄,乡村振兴需要这股劲头。”

基层治理的定海神针

在村居的治理工作中,老干部们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以公正、公平的姿态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许阿姨和陈大妈因2023年装修工人受伤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互不相让,场面一度剑拔弩张。几位老干部听闻此事,立刻放下手中的事,火速赶到现场。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老干部们展现出耐心,他们没有急于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先将两人分开,让他们冷静下来,并多方搜集证据。一方面,挨家挨户走访周边邻居,找到关键线索;另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将收集到的各方信息整理,条理清晰地分析整个事件。在老干部们耐心的劝解和调解下,两位多年的邻居握手言和,这场一触即发的矛盾得以圆满化解。这种“土方子”的调解方式,正是老干部的独特优势,让“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在品建村扎了根。

文化传承的薪火接力者

他们搭建“老带新”传承机制,确保乡土文脉不断流、不失传。组织成立了村史编撰小组,走村串户,收集整理村里的老物件、老故事,将收集到的资料精心整理,编纂成村史资料集,让后人得以了解乡村发展的脉络。在培育下一代文化意识上,老干部们同样用心。他们在农闲时节,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述过去艰苦岁月的奋斗故事,传承先辈们勤劳、善良、坚韧的精神品质;让青少年们领略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写对联、拉二胡等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推动下重焕生机,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乡村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通过这些努力,老干部们让文化的火种永不熄灭,持续发光发热,照亮乡村前行的道路。

老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的深刻内涵。下一步,品建村将持续发挥老干部群体特有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助推乡村高水平治理。(丁继磊)

标签:
责编: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