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城的“双向奔赴”
2025-07-09 15:26:00  来源: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  
1
听新闻

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连续20年位居“百强县”榜首,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发展的示范样本。苏州创研院昆山公司作为集团服务昆山的在地化力量,不断汇集青年之力,而这些青年长期深耕昆山,与昆山规划建设事业同向同行,持续为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个人风采

青年可为,一段以城为“家”、“豪”情筑梦的成长故事

▲张家豪

张家豪自2015年外派昆山以来,便与昆山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近10年的时间,他在昆山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规划团队带头人,不仅在工作中始终冲在前线,更在扎根与深耕的过程中,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他坚守本职却又不拘泥于工作本身,与这座城市展开“深度对话”。他常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的战场”“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每一次服务机会”“比得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做过什么”“一个人常觉茫然,一群人所向披靡”“拔节生长,一起向未来”。实践淬炼和多位体验,锻造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也塑造了无边界的工作理念。面对缺乏参考案例的创新探索类项目,为了保障服务的高效响应,他认为,不仅需要持续学习、跨界融合、链接资源的能力,更要培养主动观察城市的意识,围绕产品体系构建做好动态跟踪、扩充知识储备,同时在角色互通的基础上,给方案加上时间的维度。

▲和同事一起交流研讨、调查学习

▲与高校师生交流花桥规划建设情况

作为一名党员,他和同事们一起组织了系列专业技术、社会志愿活动,近年来他也多次获评集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他的“小家”作为“爱岗敬业”代表也获评“昆山市最美家庭”“苏州市最美家庭”称号。张家豪说:“昆山是一片青年人集聚奋斗的热土,这里有家人、有师长、有伙伴,有朴素的发展动力,也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只要放手去干,城市就会予以包容和回响。”

▲作为最美家庭参加与阿图什家庭交往活动

团队力量

城可为,一支与城同频、生生不息的在地服务团队

▲充满活力的在地化团队

昆山公司是一只拥有约90名在地化员工的青年队伍,充满着活力与朝气,包含规划、景观、市政、绿建等专业力量,业务领域涉及城乡建设全产业链。他们以总分协同为基础,以集成化、陪伴式、基地化服务为特色,以快速响应和无边界服务,助力昆山各条线板块规划建设工作。

从国际商务城蓝图变实景到苏昆沪进入“地铁同城”时代,从住宅设计到老旧小区(街区)改造,从生态廊道到海绵城市建设,从民生保障、生活圈营造到“昆小薇”建设,从城市到乡村,关注人本需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这支队伍的服务供给始终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同频,并不断为各领域输送人才,在“省院”使命下同时扛起“市院”担当。

▲团队融合实践案例

新使命新作为,在以空间资产价值释放、以人为本高品质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等为代表的时代命题中,这支基地化团队充分发挥在地化集成化优势,继续深化总分协同和专业实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一支坚实可靠、敢打敢拼的红色工作队伍。面向未来,他们不仅要做服务城乡发展的设计师,更要做城市品牌的传播者,在服务规划建设近悦远来的幸福城市的同时,生动讲好新时代“昆山之路”实践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昆山、爱上昆山。

▲生机勃勃的青年城——昆山

▲“伴鹿城 绣蓝图”红色工作队

他们与昆山的故事,是集团无数规划设计师深耕、奋斗故事的写实和缩影,他们以青春之名,在热土上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张家豪说:“作为青年,我们要把自己生活和事业的根主动扎到生动实践的土壤里,坚持长期主义,勤于调查学习,敢于迎接挑战,不断以新的作为创造新的业绩、交出新的答卷。”

标签:
责编:赵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