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是江苏省沿江制造业重镇,面积114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1个事务办、30个村(社区),总人口18万(户籍人口12万)。锦丰镇以张家港市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为契机,聚焦群众小微矛盾难调解、乡风文明风尚难引领、网格党员作用难发挥等“三难”问题,在全镇134个基础网格中创新打造党群睦邻坊,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治理。
围绕“务实管用”,把阵地建在家门口
党群阵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线堡垒”,只有符合群众需求、方便群众活动,才会受群众欢迎,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锦丰镇自觉站在群众立场,把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一是选址布局注重“便利度”。立足“家门口服务”的需求,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以村组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点、小区中央位置为基点,把党群睦邻坊建在乡间村组、小区楼道。二是建设规模注重“契合度”。坚持“经济适用”原则,从服务对象数量、党员活动数量以及党建服务等多维度考量,科学设置100~200平方米的阵地规模,综合采用村级资金、财政资金、项目补贴、企业捐助等方式解决建设运维资金难题,已建成启用32个党群睦邻坊。三是功能队伍突出“吻合度”。根据“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设置支部活动、志愿服务、民意倾听、居家养老等综合功能。采用“社会组织+自组织”模式,与10家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合作;建立以党员志愿者、草根能人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团队40个,提供园艺教学、厨艺传授、才艺培训、夕阳关怀等特色服务20余项,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聚焦“村民自治”,建强“非诉专员”队伍
乡村属于“熟人社会”,推行村民自治,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锦丰镇率先在全市创设党建引领“非诉专员”制度,借助党群睦邻坊,把村民自治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有效解决了群众“家长里短”体量大、不愿管、无人管、管不好的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是建立“非诉专员”队伍。由锦丰法庭法官担任“非诉专员”,并各联系一个村(社区),在党群睦邻坊常态化开展法律宣讲,为群众解答婚姻、继承、房屋买卖等方面的疑惑。二是孵化“非诉”网格团队。按照“分批孵化”思路,首批选取5个村为试点,由“非诉专员”各负责培育一个非诉团队,最终实现全覆盖,做大村(社区)调解员规模,让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打通基层矛盾调处“最后一公里”。三是健全常态工作机制。通过“面对面+联席会议”“互联网+司法确认”“回头看+考核评估”三种形式,打造多元立体、闭环管理的纠纷调处模式。“非诉专员”制度实施一年多以来,组建“非诉”网格团队23个,成功化解矛盾300余起,起诉总量同比下降45%。
突出“崇德向善”,塑造向上文明新风
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治理至关重要。锦丰镇以党群睦邻坊为主阵地,以“人文村居”创建为契机,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廉洁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塑文明乡风。联合民政、政法、综治等部门,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完善文化室、影音室、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党群睦邻坊已然成为培育文明乡风的“加油站”,30个村(社区)全部获评张家港市文明村(社区)。二是塑廉洁家风。将党群睦邻坊纳入“市—镇—片区—村(社区)—网格”五级监督体系,定期展演《护航复兴路》《一篮红薯》等作品,开展“廉谜大家猜”“廉情大家说”等宣教活动,发放“沙上清风”提醒卡1万余份,将廉洁家风传颂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塑淳朴民风。借助黄健(原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乡贤名人的威望,在党群睦邻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
紧扣“美村建设”,彰显党员担当作为
积极作为、作用明显是乡村治理对党员干部的时代要求。明确作为方向、建设有效载体,是推动乡村治理落地见效的关键。以美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党群睦邻坊为主阵地,为党员展示风采、担当作为、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是美村建设靓环境。划社先锋岗、责任区,成立“先锋助力美村”行动小组40个,积极投身“洁美锦丰”、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等,有力提升了全镇“颜值”和“气质”,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村创建率超过70%。二是疫情防控筑堡垒。4000余名党员、43个行动支部、105个先锋队借助党群睦邻坊,打造“5分钟保障圈”,实现人员精准排摸、物资储存转运、群众情绪疏导等,有力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三是严格监督促规范。定期在党群睦邻坊公开村务、财务、党务等工作情况,特别是涉及“三重一大”事宜,邀请党员群众监督,及时纠正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村(社区)得到更多民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