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以来,邳州市邢楼镇人大继续以“脱贫致富”为主题,采取“代表工作站+园区+农户”的创新模式,把履职平台拓展到扶贫产业园上,代表活动延伸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一是代表履职有基地。邢楼镇扶贫产业园规划建设6000亩,现有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330栋,钢架大棚400栋,智能温室20栋,共计2600亩,吸纳了近400名低收入群众就业。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邢楼镇们在农业扶贫产业园中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参与园区建设、生产、销售全过程,通过标准化建设、制度化运作、选优配强人大代表、制定精准帮扶举措,让工作站“连心桥”服务群众更接地气、贴民生。通过2年多的努力,园区从种植传统蔬菜到高端花卉,再到高档水果,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持续增强。
近期,邢楼镇镇打破各村地域限制,在扶贫产业园设立村集体经济“飞地创业园”,18个村都在“飞地创业园”集中种植金阳草莓,不但为本村的低收入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为人大代表活动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二是代表履职展特长。人大代表工作站原有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12名,今年,邢楼镇们对入驻代表人员调整充实,人员增加到18人,更换补充了一批专业素质强、服务热情高的人大代表,他们中有种植大户、有村组干部、有技术专家,有乡贤代表,在园区生产经营中更能发挥自身优势特长,针对性的帮扶贫困群众,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代表们吃住在园区,主动靠前、各显神通,全面参与园区防疫、宣传、农资、物资协调,绿色通道开通等工作,有力保障了园区蔬菜顺利外运到上海销售。
三是精准帮扶优优措。将代表履职平台延伸到农业扶贫产业园,代表便于就近组织开展活动,履职更方便;配备的代表专业技术强,帮扶举措有针对性,履职更实在;产业经营与群众密切相关,代表经常与群众走在一起,履职更亲民。
为了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工作站安排每名人大代表与5名贫困户和10名普通群众结对,同时充分发挥工作站“土地流转、大棚建设、技术服务、产品营销、矛盾调解”五大职能,依托园区,宣传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技术、生产及销售帮助;吸纳贫困户到园区就业并针对性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工作站成立至今,先后开展技术培训7次,代表议事形成建议16次,解决实际问题68件。
四是脱贫致富见实效。人大代表为群众创业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园区有13户低收入农户承租扶贫大棚,每户年纯利润4-6万元,种植花卉的每棚年收入10万元以上;每天吸纳100余名低收入户进园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农忙时还能吸收380余人进园务工。
除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思田扶贫产业园人大代表还经常组织代表开展学习交流、参政议政、联系选民、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扶群众的职能,促进了产业壮大发展,更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