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9月11日,栖霞区肢残人协会开展“忆抗战烽火,缅革命先辈”红色无障碍之旅活动。活动邀请肢残人代表、协会骨干等30多名肢体残疾人参加,区残联党员助残志愿服务队和康尼智能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者们早早抵达集合点,耐心协助肢残人朋友调试轮椅、上下车。在全程贴心陪伴中,大家前往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
走进纪念馆,大家凝视一件件承载历史痕迹的珍贵文物、一幅幅再现烽火硝烟的历史图片、一幕幕逼真感人的场景复原。大家沉浸式感受了1943年3月,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勇士,为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在刘老庄与千余名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82 名烈士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这种不畏艰险、敢于抗争的精神,正是我们残疾人面对生活挑战时最需要汲取的力量。” 肢残人李先生表示。“走进纪念园,我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新四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场景。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下午,大家来到周恩来同志故居。走进古朴庄重的院落,泛黄的书信、珍贵的老照片、复原的生活场景,生动再现了周恩来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鞠躬尽瘁的一生。大家或认真聆听讲解,或驻足凝视展品,不时相互交流感悟。
“周总理面对艰难险阻始终坚守信仰、顽强斗争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虽然身体有残疾,但只要心怀信念,一样能为生活拼搏、为社会贡献力量。”“以前在课本里学过总理的故事,今天身临其境才更有感触。他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残疾人沈女士表示:“平时我很少有机会出门参加这样的活动,今天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不仅参观了向往已久的地方,还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我非常感动。”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爱国情怀、斗争意志、团结力量,与我们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精神高度契合。此次协会组织红色无障碍之旅,不仅是为了让大家走进红色场馆、重温革命历史,更希望大家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永不言弃’的毅力。无障碍设施的完善,让残疾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这不仅是对他们权利的尊重,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区肢协主席张金龙表示。(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