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火神山”今日移交公卫中心
2020-02-19 09:10: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通讯员 郑兴 记者 何钢  
1
听新闻

南京“火神山”应急扩容工程为南京疫情防控安上“双保险”。通讯员陈天宇 记者何钢摄

2幢白色建筑通过空中连廊连在一起,工人们穿着鞋套对房间和走廊开展保洁;病房内,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已经有病床开始进场;屋顶上,火花飞溅,活动板房的顶部又新添了一件“雨衣”……这是2月18日,记者在南京“火神山”应急扩容工程现场看到的场景。今天,历时十余天的24小时不间断施工,72间隔离病房、32间医护用房以及备用空间,将正式移交给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医院如迷宫,进9道门才能到病房

为了了解医院的全貌,记者跟随施工单位中建八局三公司项目部副经理马涛走进其中的一幢一层建筑,模拟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的全流程。

推开清洁通道大门,穿上鞋套,记者眼前是一条很长的走廊。走廊两侧除了茶水间、清洁间,就是男、女更衣室。记者推门进入男更衣室,房间左手有一个洗手池和一个衣柜。将外衣脱掉,推门进入第一更衣室。第一更衣室内沐浴完毕,从柜中取出防护服、眼罩、手套等,在第二更衣室内穿上。

穿戴完毕,门打开进入第一缓冲间。这个区域设置了新风系统和紫外线灯。之后进入第二缓冲间,在这里洗手消毒,便可走出去。至此,一共经过6扇门,记者才终于来到工作区,即半污染区。记者注意到,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只有身后的门关闭了,眼前的门才能打开,避免不同区域空气互串。

工作区里设有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如果进入病区,则要再推门进入医护通道。医生在这里可以通过观察窗,巡视每一间病房内的情况。送药、送食物,可通过两层玻璃窗的传递仓。传递仓外窗开启时内窗自动关闭,仓内进行红外杀毒,病人打开内窗自取。如果要进病房检查,还需再开一扇门,进入可以消毒的缓冲区,然后才能进入独立病房。这样,记者从清洁区到病房,整整历经了9扇门,简直就像走进了迷宫。

医护人员工作结束后,需从另一个出口,按照同样的流程,换掉防护服、沐浴、消毒、换衣,走进清洁区。

病人进入病区则简单得多。只需一道门进入病人专用走廊,走廊两侧就是病房。

负压病区,废气、废水封闭处理

马涛告诉记者,南京“火神山”应急扩容工程是用活动板房装配而成,作为传染病治疗病区,如何确保密封是工程最大的难点。整个病区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采用负压设计,通过风阀调节气压差,使清洁区的空气只能向半污染区流动,半污染区的空气只能向污染区流动,最后污染区的空气利用独立的排风系统,杀菌后排出室外。

病区里的每个单元由2间病房和1间缓冲间组成,门窗密封。病房内有两套系统,一套为排风系统,室内空气通过独立的排风系统,杀菌后排出室外。一套为新风系统,确保病房内始终有新鲜空气。每间病房都设有卫生间,配置洗手池、热水器、马桶等,马桶边还安装了紧急呼叫系统。

“既然是病房,房间内所有排水口流出的污水和废水也不能有渗漏。”马涛介绍,地基上铺设了防渗膜,避免了土壤污染。房间内的排水通过封闭管道流入附近的污水处理房,经消毒、沉淀、调节,进入污水处理槽深度处理,符合标准才能排放。

记者在板房顶部看到,这里设置着不少排风设备。与火神山不同,板房顶部还多了一层钢结构顶棚。“两层保障,确保外面的雨水进不来,等于给病房多披了一件雨衣。”施工单位表示。

设施陆续到位,已开始布置病房

记者采访时,已有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推着病床,开始布置新病房。“两边离得很近,应急扩容工程提供标准化隔离病房,院方可随时调医疗资源过来,大大节省时间和资源。”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看到,病房床头位置,输液挂钩、氧气、负压系统和医用呼叫按钮都已到位。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内,柜子、桌椅也在陆续摆放。

“等内部安装到位,外部施工到位,我们就可撤场了。”施工单位介绍,新建应急工程移交给院方后,他们还将继续提供后续房屋设施保障等服务。而且现场预留的空地,设施已按永久标准做到位,可随时扩充到288间病房。

为更好地应对传染病和烈性疾病,南京市早在5年前便建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该中心占地约190亩,由3幢独立建筑组成,配备病床900余张,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染病医院单体。目前,全市所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在此集中收治。南京“火神山”工程的建成,实现了现有收治能力再扩容,为疫情防控安上了“双保险”。

标签:迷宫;道门;病房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