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银涂镇积极策应省、市、县委关于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决策部署,充分把握利民利镇的政策窗口期,坚持立足高质量发展,做到系统思维,因地制宜,谋篇布局,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与壮产富民有机结合起来,主动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充分挖掘镇域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应农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实施全镇域农房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工程,倾心打造运河西岸明珠镇、高宝湖畔鱼米乡、产城融合新家园。截止目前,全镇共完成搬迁签约2265户,交拆1818户,复垦土地2270亩,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改善居住新型示范镇正在高宝湖畔逐渐形成。

坚持改革引领,城乡一体的“美丽画卷”逐步呈现。
充分发挥率先完成乡镇布局优化的先发优势和与淮安金湖经济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体制的政策优势,全面释放改革活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渐显现实模样。
一是以改革增动力。
抓住承担淮安市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契机,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应用等一系列改革,促进各类发展要素有效聚集,有序推动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先后流转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86000亩,园区集聚工业规模企业 63 家,向城镇集中居住12000 人。
二是以规划促融合。
为确保改善农民居住布局科学合理、顺合民意,我们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意识,立足县域副中心、省级经济发达镇的定位,遵循全县主体功能区划分,聘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东园西城、产城融合”的新镇新区总体规划和“一体两翼”镇域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扎实推进各项规划落实落地,先后实施“十个一”重点镇配套基础项目,有效提升城镇功能,吸引农民向中心城镇集聚。如重点镇规划红线内的红湖村,依照规划布局,大力推行村创业点、农民集中居住点、高效农业示范点“三点合一”,村民实现了住房有小区、就业有企业、健身有广场、休闲有游园、服务有大厅、经商有条件、办事有场所、年底有分红,村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全县农房改善的样板村,
三是以功能强品质。
投入近15亿元建设镇区基础设施,建成银涂新村等 8 个新型农民社区,完成重点镇“十个一”必成基础项目,全镇百姓对就有新业、住有宜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出有畅行、娱有欢乐、居有平安的美好生活向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点燃生态引擎,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不断激活。银涂镇地处里下河水网之乡,是全市对接苏中板块的最前沿,镇域河湖环绕,水陆通达,生态良好,物产丰饶,系江苏省文明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水美乡镇。近年来,我们结合改善居住新型农民社区规划建设,充分把握乡村旅游新热点,主动对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深度挖掘镇域丰富的河湖林田草生态资源,充分放大生态价值,着力扮靓生态环境,大力推行农旅融合。一是厚植生态底色,开展全镇域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护,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打造向阳河、涂沟河等5条样本河道,绿化村庄道路65 千米,做到岸绿水清庄美路净,力求满眼见绿、随处有景,持续擦亮生态示范镇金字招牌。二是打造核心产品,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撬动资本投入,分别在唐港、淮建两个农民居住点周边,建成4A级水上森林公园、“树香门第、十里果林”两个独具特色的景区,水上森林“一线天”、“树梢王国”成为网红打卡地。三是丰富旅游业态,依托水上森林景区、300公里金湖绿道、荷花荡旅游公路等独特优势,精心设计全域旅游节点,科学布局渔家乐、农家乐、特色渔村、水上游等乡村旅游业态,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成为长三角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2019年镇域景区接待游客 35 万人次,旅游高峰期呈现井喷之势,日均接待游客逾20000人。

强化产业引育,富民强镇的“冲锋号角”更加强劲。产业兴才能社区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围绕改善居住后的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外引内育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强镇壮村富民”工程,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一是提升工业支撑力。充分结合改善居住新型社区建设,打造高品位产业发展载体,分别在银涂、淮建、唐港3个新型社区居住点,规划建设26平方公里的淮安金湖经济开发新区、2000亩的淮建工业集中区、1000亩的唐港精密铸锻产业园,有效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吸聚126个优质项目落户新区,培育出体育用品、机械制造、新材料、金属货架四大特色产业,吸纳本地5500名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务工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做到改善居住后家庭农田流转有租金,工厂务工有薪金,年底集体股份有分红。2019年招引亿元以上投资项目 5 个,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500万元,税收占比100%。实现规模工业开票销售37亿元,其中销售过亿元企业达到 11家。二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充分利用水系发达、土地肥沃、排灌自如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发展围网养殖 3万亩,推广稻虾复合种养2.3万亩,建设无公害粮食基地5万亩,培育出太明龙虾、高邮湖大闸蟹、益松清水龙虾、五星芡实、老龙窝农副产品等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培植各类农业经营新型主体240多个。三是提升龙头带动力。结合改善居住,积极发展规模服务业,围绕游购娱、吃住行一条龙乡村游配套,扶持江苏太明餐饮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先后建设6000亩的太明龙虾文化产业园、太明生态酒园、太明荷博园,在全国发展太明龙虾连锁经营店40多家,带动全镇一支3000人的龙虾产业大军,遍布于天南海北从事龙虾养殖、销售、物流和加工,年营业额达8亿元。通过组建村居劳务保洁公司,向镇域景区输送380名离土离水的农渔民从事旅游服务,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2019年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022 元,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81万元,其中3 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善居住力度,加快建设投资5.65亿元1182套19万平方米花园式银涂新村红湖三期农民住宅小区,实施保留村庄高邮湖村特色渔村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档次,精雕细琢银涂全镇域改善居住特色板块,争创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的省级经济发达镇。(闵学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