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5月27日下午,泰州市教育局举行“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做起”媒体见面会,聚焦“课后带娃”和“净化师风”热点问题,统筹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引领广大教师奋发有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泰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优先优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主线,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致力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做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新春第一会”精神贯彻落实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成效。
孩子放学后,谁来带?让不少家庭颇费脑筋。泰州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介绍,早在2014年,泰州市就在全市中小学探索推行弹性放学措施。6年来,绝大多数家长对课后服务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不少家长对是否让孩子参加课后服务心存顾虑。今年3月,教育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座谈走访,并向全市1.6万名教师和16万名学生家长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基本诉求和心理期待。
今年4月,该局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从5月6日起全面施行,更大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大力度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课后服务将努力实现“两个全覆盖”。在服务对象上,由放学后家长无法按时接回家的学生向全体学生延伸,努力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和有需要的所有学生“全覆盖”,解决家长放学接送、作业辅导的烦恼。在服务时间上,从上学日向双休日、寒暑假延伸,平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我市各地企事业单位人员下班时间相衔接,有条件的学校初三和高中可在双休日安排不超过一天的课后服务。
与此同时,为打消学生家长关于课后服务“教什么”“谁来教”的疑虑,在服务内容上,推广姜堰课后服务“套餐制”经验,根据城乡差异、学校特色和校园空间,分学段、分年级、分层次,建立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将服务内容从简单托管升级为“基础看护”和“素质提升”两大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可自愿选择的服务内容。深化课后服务的同时,教育部门还将狠抓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归教育公益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学期起,泰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参照“骏马奖”,推出面向教师群体的“春蚕奖”。“我们将把‘春蚕奖’打造成教育系统的‘骏马奖’,获奖者享受所有‘骏马奖’相应的荣誉和待遇,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颁发奖牌、奖状和奖金。还将组建弘扬师德正能量宣讲团,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巡回宣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教师精神风貌。”万永良说。
“春蚕奖”主要表彰四类群体:一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潜心育人,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强,关爱学生,成效显著,事迹感人,起到突出示范引领作用的。二是坚守教育教学一线,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学科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成绩卓著的。三是在工作中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培养出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骨干教师。或积极参与教师交流和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典型事迹突出,在援派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的。四是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时,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